指孔子作《春秋》的事业。汉代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意思是说孔子著书,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所以叫“素王”。【词语素王之业】 成语:素王之业汉语大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曲调。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琴〕:‘恐污尊听,不敢胡弹。’〔云〕:‘何必太谦,愿闻郢调。’”【词语郢调】 汉语大词典:郢调
源见“终军请缨”。谓克敌制胜。元白朴《西江月.李元让赴广东帅幕》词:“长缨系越在须臾,看扫蛮烟瘴雨。”
同“一枕黄粱”。明李东阳《陆参政孟昭挽诗》:“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源见“题桥柱”。指成都城北升仙桥(或谓升迁桥)。因汉司马相如曾题句于桥柱,故称。清蒋士铨《忒忒令.中秋对月》套曲:“临邛道,司马桥,想个人无奈可怜宵。”
别人落陷阱,不但不救,反而向他投掷石头。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后用以比喻见人遭遇危难而又乘机加害于人。亦作“落井下石”。见“落井下石”。【词语落
虑:谋划。始:事业的开端。乐成:欢庆成功。 不能跟一般人商量创新的事,只可在事后跟他们一起乐享其成。语出《商君书.更法》:“语曰:‘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也引作〔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兰、芷:两种香草。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象进入了充满清香的房子,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以“兰芷之室”比喻良好的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汉朝末年,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他与友人吴质等在南皮县欢聚宴饮,文酒射雉。后遂用为称美朋友欢聚宴游之典。唐.陈子良《游侠篇》诗:“东郊
《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孔子说,贤者见世无道,就避世而归隐。其次,见此地不好,就避到彼地。再次,见人对他辞色不对,就不见那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