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三教九流”。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灵帝》:“灵帝初平三年,于西园起裸游馆十间,……引渠水以遶砌,周流澄澈,乘小舟以游漾。……渠中桢莲大如盖,枝长一丈,南国所献也。其叶夜舒昼捲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亦言月出见
同“鲍叔知我”。柳亚子《毛主席招谈于红岩嘴办事处》诗之一:“最难鲍叔能知管,倘用夷吾定霸齐。”
古代对酒量大的文人或名臣的谑称。出自唐王绩之事迹。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著名学者王通之弟。隋时隐居乡里。唐朝武德年间曾待诏门下省,按旧制每日由官府供酒三升。有人问他:“待诏有何好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据《汉书》载,汉成帝刘骜降生在汉宫画堂里(有彩画的殿堂)。后遂将“画堂”用作称代皇子事的典故。唐.杜牧《杜秋娘诗》:“画堂授傅姆
源见“骥伏盐车”。意谓良骥已老,艰于拉车爬坡。比喻才华受到抑制,处境困厄。元欧阳玄《天马赋》:“负盐车而上太行者,慨未遇乎伯乐;伏皂枥而志千里者,又何惭乎老骥!”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式:法式,这里用作动词,是“作……榜样”的意思。是:这。百辟:指诸侯。 原意是作诸侯的好榜样。 后也指作百官的表率。语出《诗.大雅.烝民》:“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资治通鉴.魏纪.明帝景初元年
源见“榆枋之见”。喻指识浅志小的平庸之辈。斥,通“尺”。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奈枳棘凤鸾失势,尽榆枋斥鷃偏讥。”
源见“信陵虚左”。指礼遇宾客。《新唐书.王维传》:“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 薛诸王待若师友。”元戴良《题何监丞画山水歌》:“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权门贵戚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