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元龙百尺楼

元龙百尺楼

源见“元龙高卧”。指抒发壮怀之处。宋陆游《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亦泛指高楼。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偏正 元龙,东汉陈登,字元龙。语本《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刘备)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宋·陆游《秋思》:“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褒义。用于可望远的楼台。也省作“元龙楼”。


【典源】《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今译】 陈登,字元龙,很有威名。有一次许汜与刘备在荆州牧刘表处一起评论天下人物,许汜说:“陈元龙是江湖间的豪士,未去掉粗豪之气。”刘备问他:“你说他粗豪,有什么事实吗?”许汜说:“我过去因避乱经过下邳,去见元龙,元龙毫无待客人的礼节,好久不与我说话,自己睡在大床上,让客人我睡在下床。”刘备说:“你也被人称为国士,现今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你正应该忧国忘家,以天下为己任,可你只顾置田买房,议论毫无可采之处,这正是元龙所厌弃的,他怎么会答理你呢?要是我,打算自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在地下,岂止上下床的分别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志向远大,豪放不羁,不屑与世俗之人来往。

【典形】 百尺高眠、百尺楼、陈登豪气、床上下、大床、高枕元龙、豪气似元龙、湖海陈侯、湖海楼、湖海元龙、楼上元龙、上下床、卧元龙、元龙百尺楼、元龙床、元龙高卧、元龙豪气、元龙湖海、小床卧客、卧高楼、元龙意气、陈登傲、高卧元龙、大床独卧、百尺高楼、英雄湖海、湖海兴、湖海士、卧床高、陈登卧上床、百尺并元龙、元龙湖海交、湖海豪气。

【示例】

〔百尺高眠〕 清·潘来《白雪楼》:“百尺高眠四海空、沧溟文坫夙称雄。”

〔百尺楼〕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陈登豪气〕 清·王时宪《旅舍感怀》:“百尺楼头且高卧,陈登豪气未全除。”

〔床上下〕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客至敢论床上下,老来只辨路西东。”

〔大床〕 宋·陆游 《龟堂独坐遣闷》:“大床不解除豪气,凡眼安能识贵人。”

〔高枕元龙〕 清·黄鷟来《岁暮杂感》:“遥林残雪带川光,高枕元龙上下床。”

〔豪气似元龙〕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

〔湖海陈侯〕 宋·苏轼《陈伯比和回字》:“田里冯生宁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湖海楼〕 宋·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自榜天而行斗牛之渚,便拔地而起湖海之楼。”

〔湖海元龙〕 宋·张元干《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湖海元龙公辈流,何劳老手镇方州?”

〔楼上元龙〕 金·元好问 《寄希颜》:“粗疏潦倒今如此,楼上元龙莫笑人。”

〔上下床〕 宋·陈与义《游岘山再赋》:“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元龙百尺楼〕 宋·苏轼《赵令晏崔白大图》:“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

〔元龙床〕 清·王士禛《述旧赠刘公㦷吏部》:“仆忝庞公交, 时登元龙床。”

〔元龙高卧〕 清·文廷式《翠楼吟》:“元龙高卧,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

〔元龙豪气〕 清·蒲松龄《荒园小构落成》:“世事依稀春梦婆,元龙豪气半消磨。”

〔元龙湖海〕 元·白朴《木兰花慢》:“忆元龙湖海,尊俎地,笑谈间。”


【词语元龙百尺楼】  成语:元龙百尺楼汉语词典:元龙百尺楼

猜你喜欢

  •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域:邦国。 请看今天的国中,究竟是哪一家的天下! 常用作与敌对势力较量中充满胜利信心的豪言壮语。语出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

  • 料敌如神

    见“料敌若神”。张贤华《欲海沉浮》:“人们不能掐指一算,什么事都清楚,~,不可能的。”【词语料敌如神】  成语:料敌如神汉语大词典:料敌如神

  • 燕巾滥宝

    源见“燕石妄珍”。将顽石用丝巾重重包裹当宝贝。比喻孤陋寡闻,不识真伪。宋魏了翁《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词:“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又《满江红.和虞婿惠生日》词:“纵燕巾滥宝,楚山囚玉。

  • 齐奴布障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以?精澳釜(?,或作饴;澳,洗刷),石季伦(崇)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墙。”晋石崇以劫夺致富,曾

  • 不如归去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三》:“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古人以为杜鹃鸟的鸣声,很像人说的不如归去一样。在旧诗词中,多用为思归或催人归家之词。宋.柳永《安公子》词:“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述宾

  • 白鹿

    源见“白鹿随轩”。指太守的车驾。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诗:“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词语白鹿】   汉语大词典:白鹿

  • 雪舟乘兴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宋王安石《寄致政吴虞部》诗:“嗟我欲归真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 既往不咎

    原为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宰予对鲁国政治表态要谨慎。如果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去评论其是非曲直。后则泛指过去做了错事,不予追究。鲁哀公要修复火灾毁坏的社坛,向宰我询问社坛周围应植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植

  • 耻居王后

    《新唐书.王勃传》载:唐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 杨 卢 骆”,号“四杰”。杨炯曾对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后因以“耻居王后”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清金农《

  • 驰石马

    源见“石马汗流”。谓神兵下凡助战。清黄遵宪《乌之珠歌》之三:“何如死殉侍昭陵,风雨灵旗驰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