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老子.偃武》(第三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老子认为战争是不祥的,有道德的人不接近它,不用它,除非不得已才动用战争手段。后用“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表明止息动用武力,发动战争。

唐.李白《战城南》诗:“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猜你喜欢

  • 下马陵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之下马陵。后语讹为虾蟆陵。”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称“下马陵”。

  • 笑杀楼上人

    源见“蛾眉笑躄”。戏指人蹇跛,被人取笑。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诗:“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 一定不移

    同“一定不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老残游记》十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

  • 感恩珠

    源见“鲛人泣珠”。指报恩。唐李群玉《病起别主人》诗:“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恨无泉客泪,尽泣感恩珠。”泉客,鲛人的别称。【词语感恩珠】   汉语大词典:感恩珠

  • 扫鬼方

    《周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是殷商时北方部族所建立的国家。扫鬼方,是指殷高宗武丁伐鬼方的战争。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唐.鲍溶《苦哉

  • 泥涂曳尾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贫贱而自由自在的生活。明王思任《得龟》诗:“泥涂曳尾绪呼元,仅可支床历岁繁。”【词语泥涂曳尾】  成语:泥涂曳尾

  • 琴心剑胆

    意谓柔情侠骨,既有情致,又有胆略。元代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并列 琴、剑,古时文人随身佩戴一琴一剑。琴象征文雅、风流,剑象征侠义、勇武。意谓侠骨柔情,刚柔兼备。语本元·吴莱《

  • 吴门曳练

    参见:一匹练

  • 宴尔新婚

    宴尔:安乐貌。宴,也作“燕”。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与新欢作乐之辞。 后形容新婚的欢乐。常用作对新婚者的贺词。语出《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婚),如兄如弟。”元.郑德辉《倩女离魂》三折:“若肯成

  • 夜失身

    《史记.司马相如传》:“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必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