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凤鸣岐山

凤鸣岐山

国语.国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音yuè zhuó,凤之别名)鸣于岐山;其衰也,杜柏射王于鄗。”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

古人视凤为吉祥之鸟,凤鸣岐山预兆周的振兴,故以此为国家兴盛的典故。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高岗即岐山之颠)。”


【典源】《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其亡也,回禄信于聆(qin) 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 夷羊在牧。 周之兴也、鸑鷟(yuezhuo) 鸣于岐山; 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

【今译】 古代认为,凡一朝代的兴衰,都有上天之意借某种事迹预示出来。 周朝将兴时, 有鸑鷟(凤凰的别名) 鸣于岐山,就是这种天意的预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太平盛世出现。

【典形】 鸣凤、鸣凤有岐、鸣岐阳、岐山出凤凰、鸑鷟鸣岐、 鸟鸣高冈、 岐山闻凤。

【示例】

〔鸣凤〕 明·陈子龙《孟冬之晦忆去年》:“玉京春暖多鸣凤,大泽天寒独饭牛。”

〔鸣凤有岐〕 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鸣岐阳〕 晋·陆机《七征》:“舞唐庭之来仪, 鸣岐阳之鸑鷟。”

〔岐山出凤凰〕 元·萨都拉《题进士索士岩诗卷》:“汉水浮神马,岐山出凤凰。”

〔鸑鷟鸣岐〕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虹蜺满野,是废当途之高;鸑鷟鸣岐, 实始维新之命。”


猜你喜欢

  • 海陵粟

    《汉书.枚乘传》:“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知海陵之仓。”西汉文士枚乘曾上书吴王濞,言海陵县有储存粮食的大仓库。后遂用为咏储粮之典。唐.张继《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诗:“量空海陵粟,赐乏水

  • 债筑台

    源见“逃债台”。形容欠债甚多。清黄遵宪《和议成志感》:“失民更为丛驱雀,毕世难偿债筑台。”

  • 八砖步日

    源见“八花砖”。谓人在翰林,仕途得意。宋 赵善扛《宴清都.饯明运兄县丞荣满赴调》词:“八砖步日,三雍奏乐,送君云路。”

  • 干卿何事

    南宋.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卷一一):“延己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如‘宫瓦数行晓日,龙旗百尺春风’,识者谓有元和词人气格。尤喜为乐府词。元宗尝因曲宴内殿,从容谓曰:‘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延巳对

  • 负局人

    汉.刘向《列仙传.负局者》:“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炫磨镜。一钱磨之。”局,指镜箱。负局,即谓背着镜箱磨镜。“负局人”是隐于磨镜业的仙人,又称“负局仙”,见《

  • 趋舍指凑

    谓去就行止。趋:向往。舍:离去。《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日以月悔:意为积日至月,而悔前之非。汉高诱注:“指,所之也。

  • 银河犯斗槎

    源见“乘槎”。指登天遨游的仙舟。亦借指远行的舟楫。宋杨万里《走笔送赵正则司户来访觐亲庭》诗:“却来书满参乡好,径泛银河犯斗槎。”

  • 燕蝠争

    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舜举言,自来闻人说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于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

  • 裙带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三:“蔡卞之妻王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床笫,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中外传以为笑。”

  • 他乡故知

    见“他乡遇故知”。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分外亲热。”【词语他乡故知】  成语:他乡故知汉语大词典:他乡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