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磨盾鼻”。清钱谦益《奉酬山海督师袁公》诗:“匡坐油幢临虏使,横磨墨盾草邮书。”
同“金鸡放赦”。清宋琬《舟中怀米吉士作长歌寄之》诗:“一朝阊阖放金鸡,狂呼稽首天王圣。”
同“秦娥”。三国 魏曹植《仙人篇》:“湘娥抚琴瑟,秦女吹笙竽。”唐岑参《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词语秦女】 汉语大词典:秦女
源见“操刀伤锦”。比喻做官任事。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序》:“君自潞州 铜鞮尉调补武昌令……兼操刀永兴,二邑同化。”又《赠从孙义兴宰铭》诗:“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词语操刀】 汉语大词典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喻小人仗势发迹。清黄遵宪《游箱根》诗之四:“鸡犬亦飞升,熊鱼得所欲。”【典源】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
旧题周.尸佼《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虎豹的幼仔虽未成长,但其勇猛,敢于食牛。后用为赞颂幼儿勇气之典。唐.杜甫《徐卿二子歌》诗:“小儿五岁气食
同“孟尝泪”。南朝 梁萧统《七契》:“初音鱼踊,馀妙绕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
形容声音响亮清脆。唐代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云。”后用来形容文章音节铿锵有声。宋代王迈《祭海阳县林磻渔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学,戛玉锵金。”见“戛玉敲金”
见“芙蓉出水”。[例]一过十六,本来相貌平常的王小姐出落得如~,楚楚动人。【词语秋水芙蓉】 成语:秋水芙蓉汉语大词典:秋水芙蓉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众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本指吃禾稼的害虫,此喻指贪官污吏),岑君遏之。’”枳和棘,本是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