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可怜无补费精神

可怜无补费精神

可怜:可惜。 无补于世,浪费精神,令人可惜。 多用作对枉费精神于事无补的慨叹。语出宋.王安石《韩子》:“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猜你喜欢

  • 韩朋木

    源见“相思树”。古代传说中的相思树。元 杨维祯《西湖竹枝歌》之三:“琵琶原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词语韩朋木】   汉语大词典:韩朋木

  • 神龙见首不见尾

    源见“神龙见首”。喻行踪神秘。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朝廷物色之不可得,后有见于蜀中者,神龙见首不见尾,若公者,焉知其不犹在耶?”茅盾《劫后拾遗》一:“史柏坚到印度履新去了,刘美美也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 秋风思归

    源见“莼羹鲈脍”。指思乡欲归之情。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哲:聪明。 意谓通达事理,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己。语出《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宋.王安石《答手诏令就职劄子

  • 逃债台

    《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乎阸岖河 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债)之台,被窃?之言。”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刘德曰:

  • 纸贵洛城

    同“洛阳纸贵”。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见“洛阳纸贵”。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陆生闻而罢笑。”【词语纸贵洛城】  

  • 诗窖子

    宋.高若拙《后史补》:“王仁裕著诗万首,谓之诗窖子,亦曰千篇集。”(曾慥《类说》卷二六)窖,本是收藏东西的地洞。称王仁裕为“诗窖子”,是言其诗作极多。后因用为比喻富于诗才,作品极多的诗人。《幼学琼林》

  • 椒掖

    源见“椒房”。椒房、掖庭的省称。指后妃所居的宫室。《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椒掖之内,进御以序。”【词语椒掖】   汉语大词典:椒掖

  • 随龙人

    源见“随龙”。指随太子即位而升迁的东宫僚佐。宋陈次升《奏弹内侍张琳等五状》:“今又闻琳先因干请,遂得内东门勾当,既非陛下潜邸官属,近又希冒陛下随龙人,特转一官,被恩骈蕃,非所当得。”

  • 唾井

    源见“千里井”。比喻遗亡旧情。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词语唾井】   汉语大词典:唾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