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放枭囚凤

放枭囚凤

后汉书.刘陶传》:“(刘陶因上疏弹劾宦官祸国,反被诬“通贼”,冤死狱中)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三司,即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光和五年(公和,汉灵帝年号,五年为公元一八二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谣言,百姓的风谣。举,称引,提出)。时太尉许轇(音yù)、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内官,宫廷内皇帝周围的臣僚,比指宦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汙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糺(同纠,举发检查)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诣阙陈诉,耽与议郎曹操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率,音shuài,大都。党,偏向),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其言忠切,帝以让(责)轇、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宦官怨之,遂诬陷耽死狱中。”

东汉时,灵帝下诏令公卿大臣根据百姓的检举揭发,要惩治一批坑害人民的贪官污吏。以太尉许轇、司空张济为首的大官僚,却勾结宦官,行私舞弊,不但对贪官污吏不敢过问,为虚以塞责,反而抓了一批清廉有能为的地方官。司徒陈耽和议郎曹操,向汉灵帝上言指出,许张颠倒黑白,实际干了“放枭囚凤”的勾当。枭,用比贪官污吏;凤,用比有德才的廉正官员。后因用为虐仁而纵暴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放枭囚凤,虐仁纵暴奚为;用蚓投鱼,得重弃轻应尔。”


并列 枭,鸱鸮,猫头鹰一类恶鸟。放走鸱鸮,并关进凤凰。比喻纵容凶恶,虐待贤人。《后汉书·刘陶传》:“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多用于情状方面。


【词语放枭囚凤】  成语:放枭囚凤汉语词典:放枭囚凤

猜你喜欢

  • 七十二疑冢

    相传三国魏曹操死后怕人掘己墓,筑有七十二个疑冢。元代陶宗仪《辍耕录.疑冢》:“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宋俞应符有诗题之曰:‘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

  • 独步当时

    亦作“独步当世”、“独步一时”。在当时出类拔萃,独一无二。陆机之事迹见前“人患才少,子患才多”条。陆云之事迹见前“龙驹凤雏”条。吴国灭亡后,二人闭门苦读。他们写诗都注重辞藻、排偶。陆机还善于作骈体文,

  • 蒙庄梦蝶

    源见“庄周梦蝶”。指虚幻的梦境。蒙庄,庄周,蒙人,故称。高增《新游仙》诗之一:“列子御风原自在,蒙庄梦蝶亦蘧然。”

  • 校书笺

    源见“女校书”。即薛涛笺,一种幅小而精美的笺纸。亦借指题咏或书信。唐司空图《退居漫题》诗之二:“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又《狂题》诗之十三:“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词语校书笺】   汉

  • 正名五字

    《管子.揆度》:“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味

  • 宁戚击角

    源见“宁戚饭牛”。借指才士自求君王重用。《晋书.夏侯湛传》:“若乃伊尹负鼎以干汤,吕尚隐游以徼文,傅说操筑以寤主,宁戚击角以要君,此非仆所能也。”

  • 沧海钓

    源见“钓东海”。喻指济世宏愿。唐张祜《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诗:“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 园同庾信

    参见:庾信园

  • 江夏黄童

    《东观汉记.黄香传》载:黄香,江夏 安陆人,“年十二博览传记,家业虚贫,衣食不赡。舅龙乡侯为作衣被,不受,帝赐香《淮南》、《孟子》各一通,诏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

  • 善卷自得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毛皮,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