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管宁是三国时北海人,他于
源见“庾信愁”。喻指异域思乡。唐李群玉《请告南归留别同馆》诗:“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见〔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见“达观知命”。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词语达人知命】 成语:达人知命汉语大词典:达人知命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聪者料兴亡于遗音之绝响,明者觌(dí见)机理于玄微之未形。”原指已经散失的乐调,后泛称不可再见的流风余韵。晋.袁宏《东征赋》:“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顾微躯之渺渺,若
《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引《齐地记》:“齐有不夜城。古传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指城名。为汉代所设置,属东莱郡。在今山东省文登县东北。苏颋《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诗》:“楼台绝
源见“齐山诗酒”。指登高能赋诗饮酒之人。宋韩元吉《鹧鸪天.九日登赤松绝顶》词:“老去休惊节物催,菊花端的为君开。携壶幸有齐山客,怀古还如单父台。”【词语齐山客】 汉语大词典:齐山客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后以“怀火”为策励自强的典故。南朝 宋鲍照《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饮冰肃事,怀火毕命,不胜屏营之情
同“北窗高卧”。唐李商隐《自贶》诗:“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源见“虢灭虞亡”。指互相依存的形势。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绝缔交,去辅车之势。”【词语辅车之势】 成语:辅车之势
《缀白裘.〈铁冠图.夜乐〉》:“不要怪他们,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居上的人行为不正,不能以身作则,下边的人也会跟着仿效。明.冯梦龙、清.蔡元放编《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二回:“尊如天地赫如神,何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