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猎卜非熊

猎卜非熊

指周西伯打猎前占卜,得卜辞说:将猎获的不是熊,而是辅佐建立霸王国家大业之贤才。后以此典比喻隐居的贤人得到任用;也形容寻求辅佐的人才。周西伯,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亦称伯昌。他是商末周族领袖。周西伯准备去打猎,先占卜一卦,卦辞说:“将要得到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熊,得到的是辅佐建立霸王国家大业之贤才。”周西伯去打猎,果然在渭水(今陕西中部)北边遇到太公,大为高兴。此典又作“发梦渭滨”、“载非熊”、“得熊罴”、“非熊”、“非罴”、“渭川熊”、“猎渭”、“梦非熊”、“非熊兆”、“熊梦”。

【出典】:

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1477、1478页:“西伯将出猎,卜(古人用火灼龟甲取征兆来预测吉凶)之,曰‘所获非龙非影(chī痴,同“螭”,古代传说像龙动物),非虎非罴(pí皮,兽名,俗称“人熊”),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山南面或水北面叫阳),与语大说(yuè阅,通“悦”)。”

【例句】:

南朝梁·江淹《萧骠骑上封第二表》:“非所以发梦渭滨,储精河上。” 唐·李白《大猎赋》:“获天宝于陈仓,载非熊于渭滨。” 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筑岩发梦寐,猎渭非熊螭。” 宋·张元干《李丞相生朝》:“梦求终作楫,猎卜果非熊。” 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当日周天子梦非熊,今日主人公请卧龙。” 明·刘基《太公钓渭图》:“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清·丘逢甲《次韵仙官诗》:“万岁鳌翻饥可钓,五更熊梦老犹飞。”


【典源】《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 (干) 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 (chi),非虎非罴; 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 (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宋书·符瑞志》:“ (文王) 将畋 (tian),史遍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汝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王至于磻谿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

【今译】 吕尚很穷困,又年老,想借渔钓来求见周西伯 (即文王)。西伯准备去打猎,先行占卜,得卜辞说: 将大有收获,但所获得的既不是龙,也不是熊、虎一类; 获得的是称王的辅佐之才。西伯出猎,果然在渭水之南遇见吕尚,与他谈话,非常钦佩,说:“我的先祖曾说过,要有圣人来周,周从此兴旺发达。就是指的您吧,我先祖盼望您很久了。”因此将吕尚称为“太公望”,请他乘车一同归来,拜为老师。参见〖太公屠钓〗。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居的贤人得到任用; 也形容寻求辅佐的人才。

【典形】 得熊罴、发梦渭滨、非罴、非熊、非熊兆、猎卜非熊、猎渭、梦非熊、梦熊、渭川熊、熊梦、载非熊、熊罴吕望、猎非罴、钓渭非熊、非熊老子、非熊入梦、非熊罴、非熊梦、非熊运、裂兆非熊。

【示例】

〔得熊罴〕 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发梦渭滨〕 南朝梁·江淹《萧骠骑上封第二表》:“非所以发梦渭滨,储精河上。”

〔非罴〕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

〔非熊〕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非熊兆〕 明·刘基《太公钓渭图》:“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猎卜非熊〕 宋·张元干《李丞相生朝》:“梦求终作楫,猎卜果非熊。”

〔猎渭〕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筑岩发梦寐,猎渭非熊螭。”

〔梦非熊〕 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当日周天子梦非熊,今日主人公请卧龙。”

〔渭川熊〕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熊梦〕 清·丘逢甲 《次韵仙官诗》:“万岁鳌翻饥可钓,五更熊梦老犹飞。”

〔载非熊〕 唐·李白《大猎赋》:“获天宝于陈仓,载非熊于渭滨。”


猜你喜欢

  • 驴鸣一声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与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因以“驴鸣一声”指伤悼故友。唐刘言史《题王况故居》诗:“尘满空床屋见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五十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倚:倚靠。伏:潜伏。意谓祸与福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汉.贾谊《鵩鸟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亦作“祸福相倚”。《

  • 发奸擿伏

    发、擿(tì替):揭发。奸:奸邪。伏:隐伏。发奸擿伏,揭发隐匿的坏人坏事,使奸邪无所隐遁。西汉京兆尹赵广汉曾下令召湖都亭长来京兆府议事。湖都亭长途经界上时,界上亭长随便开玩笑说:“到了京兆府,千万不要

  • 坐棠

    源见“召公棠”。称颂官吏德政仁爱。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老父不畏死,愿留公以上闻。悦坐棠而餐风,庶刻石以宾美。”【词语坐棠】   汉语大词典:坐棠

  • 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

    薰:香草。莸:臭草。枭:猫头鹰。鸾:凤凰一类的鸟。比:并排。 香草和臭草不能同置一器,猫头鹰与凤凰不并翅飞翔。 比喻好与坏、善与恶不能共存。语出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

  • 苌叔血

    同“苌弘血”。苌弘,字叔,因称。柳亚子《哭顾锡九烈士》诗:“如何苌叔血,终遣洒南通?”又《浣溪沙.见芙蓉一枝》词:“剑底模糊苌叔血,灯前妩媚丽华妆。”

  • 交淡水

    参见:淡若水

  • 罗爵门庭

    同“罗雀门庭”。爵,通“雀”。宋刘克庄《和张简簿尉韵》:“骑驴导从两黥挟,罗爵门庭几客来。”

  • 赵璧

    同“赵氏璧”。唐方干《送陈端公》诗:“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词语赵璧】   汉语大词典:赵璧

  • 傅岩霖

    同“傅说霖”。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寿史相》词:“愿衍庄椿算,长沛傅岩霖。”【词语傅岩霖】   汉语大词典:傅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