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绣衣持斧

绣衣持斧

汉武帝时,在泰山、琅玡等郡发生了百姓聚众造反等事件,地方官府缉捕镇压不力。汉武帝派遣暴胜之等人,以直指使者身分穿上锦绣官袍,手执利斧,率兵镇压。“直指”意为处事公正,不循私情;“绣衣”表示朝廷派遣的尊宠近臣。后因以“绣衣”或“持斧”作为御史的代称。

【出典】:

汉书》卷6《武帝纪》204页:“泰山、琅玡群盗徐敦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另《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725、726页:“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服虔注曰:“指事而行,无阿私也。”颜师古注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例句】:

唐·王维《送丘为往唐州》:“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帏趋。” 唐·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唐·刘长卿《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却讶绣衣人,仍交布衣士。” 唐·韦应物《送陆侍御还越》:“绣衣过故里,骢马辉四邻。” 唐·杨巨源《太原赠李属侍御》:“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 唐·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宋·葛胜仲《临江仙》:“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元·萨都剌《上内台治书阿鲁图立先莹石》:“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 清·袁枚《寄西川方伯徐芷亭同年五十四韵》:“屏藩龙节重,玉斧绣衣鲜。”


猜你喜欢

  • 中牟之治

    《后汉书.鲁恭传》:“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建初七年(汉章帝年号,七年当是公元八十二年),郡国螟伤稼,犬牙沿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仁恕掾,是主管狱事的小吏;

  • 沉香亭

    唐宫中亭名。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召李白作诗的地方。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禁中重木芍药,上移植于沈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遽命李龟年持“

  • 真乐真知

    《列子.仲尼》:“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谓所乐知也。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孔子与颜回谈话,孔子认为无乐无知,方是真乐真知。后用为咏超脱旷达忘我之襟怀。宋.王安石《定林》(寺院名):“真乐非无寄,悲

  • 狮子吼

    《涅盘经》:“佛说偈言:狮子一吼众兽伏,金刚一杵群峰碎,修罗无数一轮降,世间黑暗一日破。”又见《维摩经.佛国品》略同。佛家的偈(jì梵语偈佗的简称)言:狮子降伏众兽,只需一吼。后以“狮子吼”比喻勇猛威

  • 挂府丞鱼

    同“羊悬续鱼”。南朝 梁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诗》:“讵知亭长肉,宁挂府丞鱼。”

  • 锥也无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袁州仰山慧寂禅师……问香严师:‘弟今日见处如何?’严曰:‘某甲卒说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锥也无。”’”“无卓锥之地”,

  • 石髓空握

    源见“王烈髓”。喻访友不遇。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

  • 肤受之言

    同“肤受之诉”。《后汉书.张法滕冯等传论》:“若夫数将者,并宣力勤虑,以劳定功,而景风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偏正 肤浅的说法。比喻不知内情的见解。《后汉书·杨璇传》:“景风之赏未甄,~亘及。”△贬

  • 耻秦帝

    同“耻帝秦”。柳亚子《高天梅以变雅楼三十年诗征索题感赋二律》之二:“我是鲁连耻秦帝,客儿残句未模糊。”

  • 云泥之差

    同“云泥之别”。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见“云泥之别”。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