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虞歌诀别

虞歌诀别

见“霸王别姬”。


【典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汉书·项籍传》亦载。

【今译】 项羽 (名籍) 被刘邦军围困在垓下,已经兵尽粮绝。项羽夜起饮酒,有虞姓美人还在身边,另有一匹常骑的骓马。项羽慷慨悲歌,作诗道:“力可拔山啊气概盖世,时运不济啊可骓马仍不离去。骓马不去啊可怎么办,虞姬虞姬啊到底怎么办!”反复唱了几遍,虞姬也随唱。项羽泪下数行,左右人也都哭泣,抬不起头来。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英雄末路,无可奈何,心境悲凉。

【典形】 拔山力尽、拔山曲、别骓、垓下歌、气盖世、乌江羽、乌骓不逝、项籍顾骓、虞歌诀别、虞姬永别、虞兮奈若何、垓下困,垓下兵稀、骓不逝、拔山歌。

【示例】

〔拔山力尽〕 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拔山曲〕 宋·陆游《项王祠》:“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

〔别骓〕 清·顾嗣立《宿迁西楚霸王故里》:“王霸业成破釜日,英雄泪尽别骓时。”

〔垓下歌〕 清·徐倬《项王祠》:“到今吞岸涛声壮,呜咽如闻垓下歌。”

〔气盖世〕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十六:“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乌江羽〕 宋·王弈《贺新郎·仆过鲁自葛水买舟》:“望九华依约池阳路。风雨庙,乌江羽。”

〔乌骓不逝〕 元·白朴《秋色横空·赋虞美人草》:“当时夜闻楚歌,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

〔项籍顾骓〕 唐·白居易《卖骆马》:“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虞歌诀别〕 宋·刘筠《泪》:“虞歌诀别知亡楚,燕酒初酣待报秦。”

〔虞姬永别〕 北周·庾信《拟连珠》:“是以楼中对酒,而绿珠前去; 帐里悲歌,而虞姬永别。”


猜你喜欢

  • 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定,内部必然有优患。 古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外患,内部就会出乱子。除非圣人在位,方才可以避免。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

  • 不吃人间烟火食

    见“不吃烟火食。”

  • 鸿鳞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明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望风怀想,引领临岐,喜接鸿鳞。”【词语鸿鳞】   汉语大词典:鸿鳞

  • 萧何为法,斠若画一

    萧何:汉朝开国名相。斠( ㄐㄧㄠˋ jiào ):古代量谷时,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为持正、公平。一作“顜”( ㄐㄧㄠˋ jiào , ㄐㄧㄤˇ jiǎng )、“讲”、“较”。画一:整齐,一律。

  • 叹白驹

    源见“白驹过隙”。慨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元耶律楚材《和冲霄韵又一首》:“无穷真味思焦尾,有限浮生叹白驹。”

  • 秦宫宝镜

    同“秦庭朗镜”。《儿女英雄传》四回:“只见他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一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 沧洲

    三国 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后因以“沧洲”称隐者的居所。唐杜甫《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君虽在青琐

  • 狡兔死,良狗烹

    《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抛弃、杀害有功之臣。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并列 捕获到了兔子,猎

  • 楚昭萍实

    同“楚江萍”。唐李瀚《蒙求》:“楚昭萍实,束皙竹简。”

  • 俗中人

    尘俗之中的人,意即寻常之人。《世说新语.任诞》:“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