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西子:即西施,古代美女。 如果西施身上沾染了肮脏,别人走过时也会捂住鼻子。 比喻美好的事物,一旦沾上了污点,也会被人唾弃。语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王超然《老外给咱讲环保》(《长江日报》1993年8月15日):“‘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我们的城市建设再快,风景再美,若缺了环境保护这一条,美不仅要大打折扣,甚至还会起质的变化。”也单引〔西子蒙不洁〕。明.张岱《西施山书舍记》:“余欲辇土,仍铺石上,使为平台,不失当年故态,而悉出其扁额门帖,止留‘商山’二字。是犹西子蒙不洁,用水涤之,必洗尽其脂粉膏腻,而西子之本来面目皎然自出矣。”


猜你喜欢

  • 张翰黄花句

    《文选》卷二十九晋.张季鹰(翰)《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晋.张翰《杂诗》有“黄华如散金”句,此处黄华,是指春日黄花,而非指秋菊之落英。

  • 果掷潘河阳

    源见“潘安貌”。借指钟情于美少年。潘岳曾任河阳县令,世称潘河阳。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歌撩李都尉,果掷潘河阳。”

  • 还鲊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孟仁)为监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鲜寄母,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艺文类聚》卷七十二引《列女后传》:“陶侃少时

  • 厌祢衡

    《后汉书.祢衡传》:“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

  • 披絮

    《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寻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著作如故,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瀚衣,乃披絮,勤苦同於贫庶。”晋

  • 殽尸露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春秋时,秦伯在殽之战中被晋击败,三年后,复攻打晋国,于茅津渡过

  • 河梁

    源见“河梁别”。指生死离别之地。唐唐彦谦《春残》诗:“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词语河梁】   汉语大词典:河梁

  • 万水千山

    见“千山万水”条。见“千山万水”。【词语万水千山】  成语:万水千山汉语大词典:万水千山

  • 煎萁豆

    源见“七步成诗”。喻兄弟骨肉或内部不和,互相残害。柳亚子《誓墓行》:“国父云亡国母尊,寇仇婚媾煎萁豆。”

  • 陆绩怀橘

    《三国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拜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因以“陆绩怀橘”为孝亲的典故。唐李瀚《蒙求》:“胡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