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褚伯玉传》:“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宁朔将军丘珍孙与(王)僧达书曰:‘闻褚先生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君当思遂其高步,成
《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耶律)德光闻河北军乱,……十六日,次于栾城县杀胡林之侧,时德光已得寒热疾数日矣,命胡人赍酒脯,祷于得疾之地。十八日晡时(晡,音bū。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有大星落于
同“蛮触交争”。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 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见“蛮争触斗”。章炳麟《致伯中书·九》:“而讨袁(世凯)者亦非其人,宜以~视之。”【词语蛮触相争】 成语:蛮触相争汉语
源见“饮马投钱”。称美官吏廉洁不妄取。南朝 梁吴均《咏怀诗》之二:“二顷且营田,三钱聊饮马。”
源见“桓山之悲”。喻悲叹兄弟离散。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追随黄帝仙去的场景。清赵翼《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一为倪元璐画石一为张煌言自书江上闻笛诗合装成卷索题敬书于后》诗:“一攀鼎湖髯,一衔精卫石。”
源见“王乔凫舄”。美称县令。宋王炎《临江仙.吴宰生日》词:“三山来鹤驾,万户识凫仙。”
同“膏车秣马”。明何景明《蹇赋》:“昔予膏车而北骛兮,顾九折而反御。”【词语膏车】 汉语大词典:膏车
形容别人毫不觉察。清代翟灏《通俗编.神鬼》:“《墨予.耕柱篇》:巫马子谓,墨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贵,鬼不见而富。元人《争报恩》、《冤家债主》等曲,俱有人不知鬼不觉语。”按《墨子.耕柱篇》作“巫马子谓子
源见“中圣人”。泛指酒。宋杨万里《和曾克俊惠诗》:“雨多厌听鸠夫妇,病起全疏酒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