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平坑赵

长平坑赵

指战国后期秦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败赵国并坑死被俘赵兵四十多万的事。比喻战败遭屠杀;战争残酷。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国包围韩国上党(今山西长治北),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国,引起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大战。赵将廉颇坚壁高垒与秦军对峙达三年之久,赵王屡次责备廉颇不出战,秦国又派人到赵国行反间计,散布秦国只怕赵括为将,不怕廉颇。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赵王中计,使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空谈兵法,率赵军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退,另布置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路,赵军被包围,困守46日,赵军粮绝,士卒自相杀食,赵括率兵出战,被射死,赵兵四十多万人全部被俘降。白起认为赵兵容易反覆,如果不杀,会作乱,于是将俘赵降兵四十多万坑杀活埋。赵国从此实力削弱。后以此典形容战败失利。此典又作“秦坑”、“赵坑”、“长平失势”、“降卒秦坑”、“坑赵”。

【出典】:

史记》卷43《赵世家》1825、1826页:“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又《史记》卷73《白起列传》2333、2335页:“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上将军。”“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院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例句】:

唐·杜牧《东兵长句》:“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宋·范成大《清息斋书事》之三:“长平失势见何晚,栗里息交归去来。” 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毒计哀坑赵,淫计虐用鄫。”


【典源】《史记·赵世家》:“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史记·白起列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今译】 战国时秦攻赵,赵将廉颇坚壁高垒与秦对峙,坚守不出,赵王屡次责备。秦又派人到赵国行反间计,散布秦国只怕赵括为将,而不怕廉颇。赵王中计,使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为将后,出战不利,被秦将武安君白起围困,赵军绝粮,士卒自相杀食,赵括无奈率兵出战,被射死,赵军大败,四十万人全部投降,白起认为赵卒容易反覆,如果不杀,会作乱。于是将赵降卒全部坑杀活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战败失利。

【典形】 长平失势、阬赵、秦阬、降卒秦坑、赵坑、坑中鬼、赵卒坑、长平败。

【示例】

〔长平失势〕 宋·范成大《清息斋书事》之三:“长平失势见何晚,栗里息交归去来。”

〔阬赵〕 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毒计哀阬赵,淫计虐用鄫。”

〔秦阬〕 唐·杜牧《东兵长句》:“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阬。”

〔降卒秦坑〕 明·陶凯《长平戈头歌》:“当年赵括轻秦人,降卒秦坑化为土。”

〔赵坑〕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猜你喜欢

  • 拜前尘

    源见“望尘莫及”。指对德高望重者的仰慕、崇拜。宋刘弇《上金陵黄尚书安中》诗之一:“南来踽踽拜前尘,雅眷仍从辙鲋新。”

  • 春风得意马蹄疾

    唐.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音,wò chuò,拘束的意思)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旧时称进士及第为“春风得意”,也作“春风马蹄”。后多用作做事顺遂,志得意满的

  • 跛鳖

    源见“跛鳖千里”。比喻驽钝低劣之人。唐白居易《履道西门》诗之二:“跛鳖难随骐骥足,伤禽莫随凤凰飞。”宋周必大《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钟,跛鳖近将随骐?。”【词语跛鳖】   汉语大词

  • 鲁国男子

    《后汉书.杨震传》附《杨彪传》:“融曰:‘……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解体,人心离散)!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操不得已,遂理出彪。”建安元年,曹操以参与欲废皇帝的罪名,

  • 何逊梅花

    同“何郎花”。宋陆游《一笑》诗:“莫愁艇子急冲雨,何逊梅花频倚阑。”

  •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大路上岔道多了就会跑失羊群,学者治学因内容太杂也会虚度光阴。 表示无论治学还是办事要专心致力于主要方面。语出《列子.说符》:“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十

  • 城南二顷田

    源见“苏秦六印”。泛指足供温饱的田产。明高启《读史二十二首.仪秦》诗:“天如早为生民计,各与城南二顷田。”

  • 赏从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史记.晋世家》:“晋国复而文公得归。……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春秋时,晋太子重耳逃亡十九年后,返朝为帝,他封赏随从他一同

  • 湖海陈登

    同“湖海陈侯”。清孔尚任《夜过射阳湖》诗:“湖海陈登名未著,莼鲈张翰兴全违。”

  • 千头木奴

    《三国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 龙阳 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尔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