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笛吹裂

长笛吹裂

太平广记》卷二〇四“李暮”条引《逸史》:“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讌,以观其妙。时州客同会镜湖,邀李生湖上吹之。会中有一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时轻云朦胧,微风拂浪,浪波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注:曀,天色阴沉多风),水木森然。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乎?’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音cùjí,心情紧张而惭愧)不敢动。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入破”,是唐宋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分别归入散序、中序、破三个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大曲的解数叫遍,一遍即一解,演唱大曲各遍完全无缺的,称大遍,演唱一部分的,叫摘遍。大遍包括“序、引、歌、㽂、嗺、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等,每解中有数叠。独孤生是乐坛高人,其发声响入行云,不待曲终竟将长笛吹裂,果然震惊四座,使众人心悦诚服。后因用为咏笛声演奏之典。

宋.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阕》词:“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此用表心绪悲摧之情怀。


猜你喜欢

  • 棋逢对手

    原为“棋逢敌手”。棋:下棋。逢:遇到。对手:能力相当的对方。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分不出胜负。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兵百万,攻打东晋。谢安临危受命,负责抵御。谢玄对当时形势很担心,便问计于谢安。谢

  • 陆生梅

    源见“陆凯传情”。借指怀友之情。宋徐积《雪》诗:“今日许寻陶令菊,明年约寄陆生梅。”

  • 老子龙

    同“老子犹龙”。清 丘逢甲《实父以木棉双鹤歌见赠次韵寄答》:“道大君犹老子龙,德衰我愧周侯凤。”

  • 棣棠

    同“棠棣”。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杭城久滞,蜀道远违,岂无桑梓之怀,更起棣棠之恨。”【词语棣棠】   汉语大词典:棣棠

  • 知白守黑

    《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后以“知白守黑”谓韬晦自处。宋苏轼《谷庵铭》:“堂

  • 龙鼎

    源见“乘龙出鼎湖”。借指帝王。《旧唐书.穆宗纪论》:“元和之政,几致升平。鸱枭方革于好者,龙鼎俄伤于短祚。”【词语龙鼎】   汉语大词典:龙鼎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参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老舍《小坡的生日·上学》:“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的神气。”【词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蜀女化蚕

    《搜神记》卷十四“女化蚕”:“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

  • 官池蛙

    同“官虾蟆”。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譬如官池蛙,谁能问公私?”

  • 目送飞鸿

    源见“手挥目送”。形容怡然自得。宋王之道《凤箫吟.和彦时兄重九》词:“相逢。行藏休借问,且徘徊、目送飞鸿。”清龚自珍《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