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紫拾芥

青紫拾芥

青紫:汉朝官制规定:丞相、太尉佩金印紫授,御史大夫佩银印青授,皆属级别最高的官位,后以“青紫”指代高官尊位。拾芥:拾取地上的草芥,比喻轻易得到。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今山东东平东)人,官长信少府、太子太傅。他在讲授经术时,常告诫门生:“文人必须学通儒家经术,这样做高官就像弯腰拾取小草一样容易。学得不好,就不如回家去种地。”后以此典咏因才学贯通而易得官位。

【出典】:

汉书》卷75《夏侯胜传》3159页:“始,(夏侯)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颜师古注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例句】:

南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辎軿青紫,如拾地芥,而惰游废业,十室而九。”南梁·王僧孺《答江琰书》:“献书尽先贤之德,作颂罄前皇之美,岂不俯拾青紫,坐享大夫?”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取晋阳如拾芥。” 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唐·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唐·沈既济《枕中记》:“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明·高启《赠薛相士》:“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 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惟工帖括取青紫,常嗤月露空吟哦。” 清·赵翼《放歌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词语青紫拾芥】  成语:青紫拾芥汉语词典:青紫拾芥

猜你喜欢

  •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堪:经得起,受得住。 树木尚且如此(凋零),人又怎能经受得住(岁月的煎熬)。 感叹世事沧桑,人生衰老之辞。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

  • 包贡

    《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谓包橘柚以进贡天子。后以“包贡”谓进贡。宋黄庭坚《送张谟河东漕使》诗:“紫参可撅宜包贡,青铁无多莫铸钱。”【词语包贡】   汉语大词典:包贡

  • 商陵民

    源见“别鹤操”。指被迫离异的夫妻。唐白居易《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民。”

  • 三下渔阳

    源见“渔阳掺挝”。指不断击奏悲愤的《渔阳》鼓曲。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这笑骂风流跌宕,一声拍板温而厉,三下《渔阳》慨以慷。”

  •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哲:聪明。 意谓通达事理,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己。语出《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宋.王安石《答手诏令就职劄子

  • 堕泪羊公

    源见“堕泪碑”。羊公,即羊祜。泛指为官有德政者。宋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词:“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黄鹄悲

    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江都公主,嫁给西域乌孙王昆莫为妻。公主远在异国,因昆莫王年老,而且语言不通,倍感悲愁,曾作歌以抒发怀乡思亲之情。其歌唱道:“我家把我嫁远方,委身异域乌孙王。思念故土心

  • 烧灯节

    源见“烧灯”。指元宵节。宋刘辰翁《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词语烧灯节】   汉语大词典:烧灯节

  • 庭生玉

    源见“谢庭兰玉”。喻得佳子。北周庾信《有喜致醉》诗:“忽见庭生玉,欣看蚌出珠。”

  • 燕子楼空

    源见“燕子楼”。形容人去楼空,一片寂寥。宋秦观《调笑令.盼盼》词:“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词语燕子楼空】  成语:燕子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