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门宴

鸿门宴

指刘邦去见项羽,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东)设宴款待。项羽谋士范增一再示意项羽,想在鸿门宴上谋害刘邦。后以此典比喻预设圈套,阴谋害人的计策或场面。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泗水亭(今江苏沛县东)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死,刘邦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随后,项羽大军也来到。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密告项羽,说刘邦想称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将占有秦宫珍宝。项羽大怒,准备与刘邦拚杀。刘邦因张良与项羽叔父项伯的私人关系,请项伯与项羽传话,缓和紧张局势。刘邦在一天清早就带着一百多骑随从到达鸿门见项羽,道歉说:“我与将军协力攻秦,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却没有料到自己能够先进入关中摧毁秦朝,得以在这里再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散布流言蜚语,使将军与我产生隔阂。”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事;不然,我项羽何至这样。”项羽留刘邦喝酒。项羽、项伯向东坐,亚父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向北坐,张良向西陪坐。范增多次看着项羽,多次举起他所佩带之玉块暗示项羽下令刺杀刘邦,项羽默然,没有反应。此典又作“鸿门”。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12页:“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尊称仅次于父亲)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jué绝,古时佩带玉器,圆形有缺口)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例句】: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文选·潘岳〈西征赋〉》:“籍含怒于鸿门,沛局蹐而来王。”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


【词语鸿门宴】  成语:鸿门宴汉语词典:鸿门宴

猜你喜欢

  • 福不盈眥

    福分不长久。汉代班固《答宾戏》:“福不盈眥( ㄗˋ zì ),祸盈于世。”眥:同“眦”,眼眶。不满眼眶,喻不能长久。【词语福不盈眥】   汉语大词典:福不盈眥

  • 绿翘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鱼玄机》载:唐诗人女道士鱼玄机有侍女名绿翘,被鱼玄机笞杀。鱼也因以系狱处死。后常用“绿翘”指婢女。清陈维崧《金盏子.咏灯》词:“敲翠竹,暗唤绿翘檐前,兰灯将瞑。”【词语绿翘】   

  • 方邵

    同“方召”。《宋书.王镇恶传》:“〔镇恶〕实扞城所寄,国之方 邵也。”隋卢思道《劳生论》:“方 邵重臣,外扬武节。”【词语方邵】   汉语大词典:方邵

  • 不当人子

    苏皖方言。不当:不应该,引申为罪过。“人子”是语助词,无实义。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众人道:

  • 欧虞体

    指唐代欧阳询与虞世南的书法,二人都以书体挺秀著称。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隋龙藏寺碑》:“在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不著书人名氏,字画遒劲,有欧虞之体。”

  • 槐国蚁

    同“槐根蚁”。清陈维崧《满江红.渡江后车上作》词之二:“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词语槐国蚁】   汉语大词典:槐国蚁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见〔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其他 百足,为马陆之异名。比喻有钱有势者,根基牢固,虽然失败,亦不至立即潦倒没灭。《本草·马陆》:“释名:弘景曰:‘此虫足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

  • 池草

    同“池塘春草”。宋陈师道《春夜》诗:“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 千秋化鹤

    源见“辽东鹤”。喻成仙已久之人。宋吴文英《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词:“应记,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

  • 洛下舟中犬

    源见“黄耳传书”。指寄信的狗。表示寄送家信。明李东阳《杨武选挽诗》:“书随洛下舟中犬,身逐台南水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