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州

中州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之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

②北周明帝初置,治所在新安郡(今河南渑池县东二十五里)。保定五年(565)移治通洛防(今河南新安县)。《隋书·梁睿传》:“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以备齐。”建德六年(577)废。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大宁县(今山西大宁县)。贞观元年(627)废。

④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后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瓦岗)。辖地相当今四川雷波、金阳、昭觉三县相连地区。二十二年(1285)降为中县。

⑤约在宋代,乌蛮置,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降为县。


(1)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晋桓温《平洛表》:“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或指全中国而言,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亲类河汉,垂象满中州。”参见“中原”。(2)州名。(1)北周保定五年(565年)置,治中州城(今河南新安县)。建德六年(577年)废。(2)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大宁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大宁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废。


猜你喜欢

  • 浚河

    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33费县: 浚河 “源出聪山,东南流,合于祊水”。

  • 蔚州城

    又名屈顿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蔚州城 “后魏末侨置蔚州,迁蔚州民居此。后周废。《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汉武帝于汾隄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废坏。后魏于其地侨置蔚

  • 马公泉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一里。《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马公泉“宋嘉祐中,运使马公按部至州,以城跨山不可凿井,乃相视水脉,以竹引此泉入城中,公私赖之”。

  • 威鲁堡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四十里威鲁村。《清一统志·朔平府》: 威鲁堡 “在县东北。东至边墙三里,北至边墙二里。明嘉靖二十一年筑,周二里有奇。属助马路”。

  • 五福镇

    ①即今江西黎川县东北五福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五福镇“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为江、闽往来必经之道,置公馆于此。商贾交会,民物辏集,屹为大镇”。②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

  • 荆门千户所

    明置,属荆州卫。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南九十里。后改属承天卫。清废。

  • 都骑墟

    即今广东云浮市东北都骑镇。清置汛。

  • 阿喜汛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清设打喜汛。

  • 明蜀僖王陵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正觉山麓。《明一统志》 卷67: “蜀僖王墓,在华阳县正觉山。” 嘉庆 《四川通志》 卷44华阳县: 蜀僖王墓 “在县东北三十里正觉山”。僖王为第三代蜀王朱友壎,墓由砖券拱砌成,全长

  • 夷山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水经·江水注》:夷陵县故城“应劭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