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水

五水

东晋、南朝时对长江支流巴水(今巴河)、希水(今浠水)、蕲水(今蕲河)、赤亭水(今举水)、西归水(今龙河)的总称。因属西阳郡,又名“西阳五水”。居住于此之少数族,被称为“五水蛮”。《宋书·蛮传》:“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之五水蛮。”即此。


又称西阳五水。即今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支流巴水、蕲水、希水(今浠水)、西归水(今倒水)、赤亭水(今举水)的合称。东晋、南朝时五水蛮居此。《宋书·夷蛮传》:“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之五水蛮。”


猜你喜欢

  • 酒泉郡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治所在禄福县 (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注引应劭曰: “其水若酒,故曰酒泉。” 师古曰: “旧俗传

  • 符关

    亦作苻关、笮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水经·江水注》: “又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 《水经·江水》: “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即今四川省合江县。西汉建元六年(前135

  • 凯里长官司

    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 改凯里安抚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废。据1986年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 称: “凯里” 为苗语音译,意为 “开田”。

  • 丘县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东昌路。治所在今河北丘县(马头镇)南丘城镇。明属临清州。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1952年移治马头镇,即今丘县。古旧县名。元置,

  • 黄榆岭关

    一名黄榆关。明置,即今山西和顺县东六十里马岭关。《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黄榆岭关在 “县东八十里太行山顶,路通直隶邢台县。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

  • 速山

    亦名龙扶速山。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四十里。《舆地纪胜》 卷165广安军: 速山“在岳池县东四十里。按 《唐地理志》: 果州南充郡岳池县有龙扶速山,即此山也”。

  • 卢乡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五十里。元始五年(5)封陈凤为卢乡侯,即此。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莱州。大业初属东莱郡。唐贞观元年(627)省入昌阳县。古县名

  • 武昌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

  • 富波侯国

    东汉建武二年 (26) 改富波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十三年(37) 废。永元九年 (97) 分汝阴县复置。三国魏复为县。东汉建武二年(26年)改富波县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

  • 嘉峪关

    明洪武五年 (1372) 建,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因城在嘉峪山西麓,故名。形势险要,为西通西域大道,素称 “天下第一雄关”。明万里长城的西端,即起于此。明设守备,清设游击、巡检驻守。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