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崎寨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方舆纪要》卷98福州府长乐县“黄崎寨”条:“《志》云,县有仙崎寨、广石寨、东山寨,与黄崎为把截四寨。”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方舆纪要》卷98福州府长乐县“黄崎寨”条:“《志》云,县有仙崎寨、广石寨、东山寨,与黄崎为把截四寨。”
1932年析安徽霍山、六安、霍邱和河南固始、商城等县边境地区置,初属河南省。治所在金家寨(今安徽金寨县南)。1933年改属安徽省。1947年改为金寨县。旧县名。1932年由安徽省霍邱、霍山、六安及河南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清一统志·九江府一》:石耳峰“在德化县西南三十里庐山圆通寺东南。双峰并耸,形如两耳”。
古国名。真腊在公元670年前后,曾分为二国,北曰陆真腊,南曰水真腊,802年二国复合为一。《旧唐书·南蛮列传》:“水真腊国,其境东西南北约员八百里,东至奔陀浪州,西至堕罗钵底国,南至小海,北即陆真腊。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北岸。
即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七十二里河洲镇。旧属祁阳县。清 《乾隆内府舆图》: 祁阳县东有河洲塘。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寰宇记》 卷22海州沭阳县: “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置沭州。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
即今安徽歙县南昌源河西岸昌溪乡。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昌溪村。
①西周晋都。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晋成侯自鄂迁都于此,至穆侯又迁都于绛。《左传》:隐公五年(前718),“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②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陕县西南曲沃。《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十一年
即。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厘城。《公羊传》作“祁黎”。即“郲”。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七里茹越口村。《宋史·地理志》: 代州繁畤县有茹越寨,即此。金置镇,明清为茹越口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