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县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东汉永平十七年 (74) 改属汉阳郡。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北。属天水郡。东汉属汉阳郡。末年废。《资治通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单于,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而都之”,即此。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东汉永平十七年 (74) 改属汉阳郡。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北。属天水郡。东汉属汉阳郡。末年废。《资治通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单于,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而都之”,即此。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信阳府置,治所在信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地。二十年 (1283) 徙治罗山县 (今罗山县)。三十年 (1293) 属汝宁府。元末废。
北周建德四年 (575) 置,为安居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卷33安居县:“本周柔刚县,因山为名。”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为安居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四川省遂宁市西南安居。属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大面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华阳县:大面铺“在县东二十里”。为成都东出大道。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
又作札期谿,故址即今西藏扎囊县东扎其。“扎启”,藏语意为刺树沟外。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明史·地理志》 彭山县:“东有彭亡山,亦曰平无山,俗呼为平模山。”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 萨纳珠山 “在叶尔羌东南,萨纳珠东南,自英额齐盘至此,东西延亘,为叶尔羌南境诸山,皆由葱岭分支,东南行六百余里,接和阗南境”。
亦名梨树城。即今吉林梨树市。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梨树县:“光绪四年设奉化县治, 号称县市为买卖街,商业颇盛。民国三年改称梨树县。”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相州。治所在林虑县 (今河南林州市)。东魏天平元年 (534)属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林州、辉县二市及淇县地。北齐废。北周复置,属相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魏永安
即今福建沙县东高砂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高砂市 “在沙县东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