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宕州

南宕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南昌县(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贞观初移定川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市及广西电白、高州、吴川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潘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南昌县(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贞观初移治定川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陆川、博白及广东省茂名、电白、高州、吴川等市县地。八年改为潘州。


猜你喜欢

  • 乌桓山

    亦作乌丸山。当即今内蒙古区阿鲁科尔沁旗之北的大兴安岭山脉一段。据《后汉书·乌桓传》,乌桓是东胡的一部分。汉初匈奴冒顿灭东胡,余众保乌桓山,因以为号。《辽史·地理志》上京道乌州:本乌丸之地,有乌丸川、乌

  • 柯桥镇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二十六里柯桥镇。清设巡司于此。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浙东运河两岸。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8.6万。镇人民政府驻柯桥,人口1.5万。明张元忭《三江考》:“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

  • 北楼

    在今安徽宣州市。《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北楼“在府治北。南齐守谢朓建。唐李白诗: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咸通中,刺史

  • 济北郡

    ①秦置,治博阳 (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辖境南至今山东泰安、莱芜,西至德州、平原,东至邹平、阳信,北至河北盐山、海兴等地。西汉初改置济北国。后国除屡改为郡,不久复为国。南朝宋改济北国为郡,徙治肥城

  • 涢州

    建置不详。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涢水流域。北周天和二年 (567) 废入唐州。

  • 石莲洞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阜田镇境内。《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石莲洞“在吉水县西北九十里。盘石屹立,阔三四丈,中空如尾。洞口有罗汉松,甚奇古。明罗洪先题曰梅关, 又于洞南建正学堂,久废”。

  • 殷城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

  • 巨人山

    在今四川茂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78汶山县:巨人山“在县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立,面南,玄宗幸蜀时,以石人背立,敕令鞭之一百。下有九池,俗传为九龙池”。

  • 滚弄江

    指萨尔温江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外一段。《东华录》: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正月壬午载,云贵总督刘藻等奏: “永昌、顺宁二府所属耿马、孟定等土司地方,界连缅国,惟藉滚弄江为天堑。” 《东华

  • 广吴水

    即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五里榜沙河。《方舆纪要》卷59宁远县:广吴水,“《志》云:源自岷州,流绕广吴山下,因名”。《明史·地理志》 宁远县:“西有广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