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柴堡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南柴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南柴堡 “在太平县 (今汾城镇) 南二十五里。明季筑。周三里八十七步。其北为北柴堡,明成化中筑,周四里一百四十步”。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南柴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南柴堡 “在太平县 (今汾城镇) 南二十五里。明季筑。周三里八十七步。其北为北柴堡,明成化中筑,周四里一百四十步”。
在今安徽歙县南二十五里。《晋书·孔愉传》:“惠帝末,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 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寰宇记》卷104歙县有孔灵邨,“在县南二十五里”,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临黄县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大业初省。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河山平省境内。《明史·安南传》:宣德元年(1426),王通讨交趾黎利,“马瑛败贼清威,至石室与通会,俱至应平宁桥。士卒行泥泞中,遇伏兵,大败”。在今越南河西省章美一带。明宣德元年(14
在今广东梅州市西南长沙镇西南罗衣岗。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1: 罗衣堡 “距城三十里。有长沙墟,有罗衣汛”。
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后陷于吐蕃。古县名。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属凉州。后废。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望都县东。《战国策·魏策三》:“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水经·滱水注》有“三梁亭”。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战国策·魏策三》:“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即此
①辽置,为韩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八面城东南二里许之古城。金王寂 《辽东行部志》:“柳河县,旧韩州也。……以其城近柳河,故名。” 元废。②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分通化县柳树河县丞置,属海龙府
①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南龙眠河。《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 桐溪 “在桐城县北。发源龙眠山”。《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桐溪 “在县城东。源出龙眠诸山,绕城而南,引流入城,曰桐渠。复南出溉民田,下流入
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北三十四里辉发城镇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辉南直隶厅: “北:辉发城山,即圣音吉林峰。” 明代女直扈伦四部之一辉发部建城山上。辉发古城遗址尚存。
东汉改上雒县置,属京兆尹。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东汉改上雒县置,治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属京兆尹。三国魏改上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