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江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 南渡江在 “府东南十里。源发五指山,历临高、澄迈、定安三县界会诸水,至此北流,至白沙入于海”。
海南省第一大河。《泰族僮族粤族考》:“僮语、暹罗语南就是水。”南渡,意即“渡江”。源出海南岛中部白沙黎族自治县西南霸王岭南峰山,东北流经儋州市、澄迈县,在海口市白沙门注入琼州海峡。长313千米,流域面积 7176 平方千米。总落差703米,富水力资源。建有松涛水库及龙塘大型滚水坝等工程。支流有新吴溪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 南渡江在 “府东南十里。源发五指山,历临高、澄迈、定安三县界会诸水,至此北流,至白沙入于海”。
海南省第一大河。《泰族僮族粤族考》:“僮语、暹罗语南就是水。”南渡,意即“渡江”。源出海南岛中部白沙黎族自治县西南霸王岭南峰山,东北流经儋州市、澄迈县,在海口市白沙门注入琼州海峡。长313千米,流域面积 7176 平方千米。总落差703米,富水力资源。建有松涛水库及龙塘大型滚水坝等工程。支流有新吴溪等。
在今浙江象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青门港 “在县西 (应系 ‘东’ 之误) 爵溪所东南。有山回抱,可以避风”。
又名赤山湖、赤山塘。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升州句容县: “县西南三十里有绛岩湖。麟德中,令杨延嘉因梁故堤置,后废。大历十二年,令王昕复置,周百里为塘,立二斗门以节旱暵,开田万顷
北宋置,属奉国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老观镇。《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奉国县 “熙宁八年徙治重锦镇”。
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 即此。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
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一百九十里小河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属松潘卫。清改为小河营。
在今湖北荆沙市。《北史·何妥传》: 南朝梁末,“时兰陵萧眘,亦有俊才,住青杨巷,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曰: ‘世有两俊,白杨何妥,青杨萧眘’。其见美如此”。
即延寿溪。在今福建莆田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莆田县:“北七里有延寿陂,溉田四百余顷,建中年置。”
在今江西黎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羊头峰在“县西南八十里,接建宁县界。相近者曰鸟孤峰,尖耸如笔,巍然出于众山之表”。
古为南苏水。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为浑河支流。《清一统志·兴京》:苏子河“在城北半里。源出边外呼伦岭,西流会尼玛兰章京玛嘉哈当阿拉发诸河,绕至启运山之南,西注受哈尔萨理嘉索勒和等河,又北折经黑门穆
在今山东济南城南门。《水经·济水注》:泺水 “出历城县故城西南……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