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川边特别行政区。1912年改川滇边务大臣置川边经略使,1914年改为川边特别区域。因在四川省的西边,故名。治所在康定县(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
亦名虾洛、夏洛谿。即今西藏曲松县西北下洛。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部落》 中有 “辖鲁”。藏语意为南府。
在今山西万荣县南。《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峨嵋岭 “一曰峨嵋坡,高四里,蜿蜒曲折,跨永济、临晋、猗氏、万泉四县,接绛州闻喜、河津二县界”。
在今伊朗波斯湾卡伊斯岛。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记施国在海屿中,望见大食半日可到。”《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译作怯失。
即木烛州。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①《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将四镇与五岳并举。郑玄注曰:“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青州之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南)、幽州之医无闾(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
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方舆纪要》卷34濮州临濮城:“或谓之小濮。蒙古忽必烈南侵,尝驻兵于小濮,即此。”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思勒村。《方舆纪要》卷104钦州 “如昔砦” 条: “宣德二年,土酋黄金广等以澌凛、罗浮、丁森、葛源等四峒十九村,叛附安南,安南遂侵如昔、贴浪、二都,因置金勒千户所,移治那苏隘。嘉
三国吴黄武年间孙虑筑。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三国志·吴书·孙虑传》:孙虑“假节开府,治半州(洲)”。《晋书·庾怿传》:咸康五年(339)庾亮表其弟怿为梁州刺史,镇魏兴。“后以所镇险远,粮运不继,诏怿
北宋崇宁二年 (1103) 改罗蒙县置,属靖州。治所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七里县溪镇。元属靖州路。明属靖州。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4 年改设通道侗族自治县。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