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湾县

台湾县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为台湾府治。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光绪十三年(1887)改名安平县。

②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为台湾府治。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台中市。


(1)古县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治今台湾省台南市。为台湾府治。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名安平县。为台南府治。(2)古旧县名。清光绪十三年分彰化县东北境置,治今台湾省台中市。为台湾府治。光绪二十一年被日本侵占。1896年改为台中县。后改为台中厅、台中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台中县。


猜你喜欢

  • 杨林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杨林守御千户所,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 长安堡

    明置,在今辽宁辽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营堡”条下:“长安堡在司西北五十余里,其西为长定堡。”

  • 都乐墟

    在今广西阳朔县南。明置巡司于此。

  • 业党宗

    一作聂当谿、日噶牛、日噶努布宗。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唐。

  • 新林寨

    在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里螺山乡驻地新林周村。《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新林寨 “在县东二十里。宋置,与西兴、龛山、渔浦共为四寨,设兵戍守。今俱废”。

  • 青蓝头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在今海南省文昌市东北。明洪武中置巡检司于此,属文昌县。

  • 卫藏四如

    即乌思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意为翼、部),共四个,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

  • 干江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澬水的支流。《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干江“江有三峰,秀耸山下,二江一流入县界,一流入湘乡县界。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故名”。

  • 柏兴州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降柏兴府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次年改为柏兴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降柏兴府为州,治今四川省盐源县。辖境约当今四川省盐源、盐边等县地。直属

  • 皂河口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时有刘马庄巡司、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