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泥府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和泥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思陀 (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元阳、金平等县及建水县南部地。十七年 (1384) 废入临安府。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和泥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思陀 (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元阳、金平等县及建水县南部地。十七年 (1384) 废入临安府。
元至元中置,属八甸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八里。明废。元至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北。属八番罗甸宣慰司。明废。
在今山东青岛市东。明曾置即墨营于此。为登莱三营之一。宣德八年 (1433) 移于即墨县北十里。明置,在今山东省青岛市金家岭。明置即墨营于此。宣德八年(1433年)移于今即墨市北。
又称杜尔伯特汗旗。清乾隆十八年(1753)置,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新昌县:东堤“在县城东。延袤三里。宋邑令林安宅以溪水冲决,筑堤捍之,后屡修屡筑”。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西北。东汉废。②南朝宋置,为乐昌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南齐废。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梁化县置,属广州。治所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南二里武水西。《寰宇记》卷159
明置,在今广西钦州市西。《清一统志·廉州府》:天板关“在钦州西六十余里”。
①唐因汉、魏成国渠故道改修,在今陕西兴平市南十五里。宋敏求《长安志》卷14兴平县:升原渠“西自武功县流入县界,凡六十里,溉田七千余顷,东流入咸阳……以其升原而流,故名之。唐垂拱初,运岐、陇木。今涸”。
1912年改明江厅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睦南县 (后改宁明县)。旧县名。1912年由明江厅改置,治明江(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1952年撤
北齐改涣北县置,属谯郡。治所在铚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以临涣水为名。隋大业十年 (614) 移治今濉溪县西南临涣集。唐属亳州,元和九年 (814) 属宿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