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山市

唐山市

1938年改唐山镇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唐山市。


在河北省东部,南临渤海,邻接天津市。面积 1.35 万平方千米(市辖区802平方千米)。人口706万(市辖区294.9万)。辖路北、路南、古冶、开平、丰润、丰南6区和滦县、乐亭、迁西、玉田、滦南、唐海6县,代管遵化、迁安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路北区。因境内唐山而名。本滦州地。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此建唐山煤矿(今开滦煤矿),光绪二十四年设唐山镇。1925年与1928年在滦县唐山镇,曾两次设唐山市,但均未确定政务与市界。1938年复设市,属滦县。清光绪《滦州志》: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冈。其东麓则陡河萦带,有流泉十数道注之。相传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基址尚在。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山以唐名实由于此”。1949年升为河北省辖市。1958年降为县级市,属唐山专区。1960年复升省辖市,原唐山专区所辖秦皇岛、汉沽二市和迁安、昌黎、乐亭、玉田、遵化、滦县、丰润七县划归唐山市。1961年复设唐山专区,唐山市及所辖各市县还属之。1968年改唐山地区。1978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撤销唐山地区,所属丰润、丰南、滦县、滦南、玉田、遵化、迁西、迁安、唐海九县和秦皇岛市乐亭县划入。1992年遵化县改市,1994年丰南县改市,1996年迁安县改市。2002年丰南市和丰润县改区。北部为燕山山地丘陵区,中部为燕山山前平原区,南部为滦河三角洲平原区。滦河、陡河、蓟运河等南流入海。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稻、花生、甘薯、棉花。矿产有煤、铁、金、铜、石灰石、铝土等。工业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建材、陶瓷、化工、造纸、食品为主。京哈、京秦、大秦铁路,京哈、唐山—唐山港高速公路,102、205、112国道和平大等公路纵横境内。唐山港为重要口岸。有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古迹有遵化清东陵、明长城等。纪念地有冀东烈士陵园、乐亭李大钊故居。1976年7月28日发生唐山大地震,有抗震纪念碑、地震遗址。


猜你喜欢

  • 金庭山

    ①即今安徽巢湖市北之黄山。《方舆纪要》卷26巢县: 金庭山 “在县北九十里。即黄山也。与合肥县接界”。②即桐柏山。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嵊县: 丹池山 “旧名桐柏山,亦名

  • 宝庆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宝庆府置,属湖南行省。治所在邵阳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及新化、新邵、邵东等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宝庆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宝庆

  • 南北洋

    清咸丰十年 (1860) 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分掌北洋、南洋海防、关政及中外交涉事宜。北洋指山东以北沿海诸省,南洋指江苏以南沿海诸省。至民国年间罢南、北洋大臣之职,但习俗仍称南北

  • 辰陵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春秋》:宣公十一年(前598),“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杜注:“陈地。”《续汉书·郡国志》:陈国长平县“有辰亭”。古邑名。又作夷陵。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西华县

  • 淤祈湖

    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北。《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鸡雀湖” 条引 《江南通志》: “有於祈湖,在州东北三十里。亦曰於溪,以村得名。其下流入鸡雀湖。”

  • 垂幔滩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56永州: 垂幔滩 “水行百里,枕湘江之岸,峭壁倚空,不知几千仞。今遥望石壁,皆如帷幔之状。下有滩,谓之垂幔滩”。

  • 石涝池堡

    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改石涝池寨置,在今陕西定边县南。清康熙《延绥镇志》卷1:石涝池堡“宋盐池地,水卤不可饮。东有石涝池,人赖汲饮,故名。……今裁,并入定边营”。

  • 萨勒图

    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清史稿·地理志》 安达直隶厅: “有烟土屯、小河子、喇嘛甸、萨勒图、安达五车站。” 1965年安达市迁治于此,改名大庆市。

  • 岔口镇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条下:“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岔口,人口 1240。因处大源、小源两溪汇成大

  • 段炉头集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段芦头镇。明嘉靖《南宫县志》 卷1市集: 段卢头集在 “县东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