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土默特旗

土默特旗

亦称土默特总管旗、土默特特别旗。1914年改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置,设总管,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仍为左、右二翼。1928年属绥远省,仍是旗、县并存一地。1954年撤销归绥县建制,政区归土默特旗管辖,不再管辖各县蒙古族。1957年迁察素齐镇。1958年撤销萨拉齐县入旗,治所迁萨拉齐镇。1960年又迁察素齐镇。1965年分为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镇)和土默特右旗(驻萨拉齐镇)。


旧旗名。明嘉靖年间为蒙古族谙达部游牧地,并筑库库河屯城于丰州滩,为西土默特。清称归化城土默特。治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土默,是“万”的意思,特,是“万”的复数词。乾隆四年(1739年)设萨拉齐协理通判,处理蒙汉务。乾隆二十五年设萨拉齐厅,治今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1912年废厅改县。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置土默特旗,治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直属省。1954年绥远省撤销,改属内蒙古自治区平地泉地区;归绥市改名呼和浩特市。1958年萨拉齐县并入,旗治移驻萨拉齐镇。1960年属呼和浩特市,旗治察素齐镇。1963年改属乌兰察布盟。1965年土默特旗撤销,分置左、右旗(1969年成立);左旗驻察素齐镇,右旗驻萨拉齐镇。1970年左旗属呼和浩特市,右旗属包头市。1949年为土默特旗,1954年归绥县并入,1958年萨拉齐县部分地区并入,1965年分为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两旗(1969年成立)。


猜你喜欢

  • 担杆山

    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海中担杆岛。明 《粤大记》 卷32广东沿海图作担竿洲。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13: 担竿山在 “(新安) 城东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形似故名”。

  • 安平王国

    东汉延光元年(122)改乐成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安平、饶阳、深州、武邑、衡水、枣强、新河、南宫等县市及武强、广宗县的一部分地。三国魏改为安平郡。西晋复为安平国,辖境

  • 武丹山

    亦作武担山、武当山。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北较场内。明张瀚 《松窗梦语》 卷2西游记:“藩司在城西北,即昭烈建都旧址。所谓武丹山,今在司中。”

  • 婆支水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龙水河。《元和志》 卷33仁寿县: 婆支水 “出县北婆支山,去县四十五里”。

  • 忙敛寨

    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忙敛寨在“司南五里”。

  • 嘎仙洞

    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阿里河镇) 北二十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7米,高20余米。洞内西壁距洞口 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 彭泽郡

    东汉建安十四年 (209) 孙权置,治所在彭泽县 (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三国志·吴书·吕范传》: 孙权拜吕范为 “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寻废。

  • 固庙镇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古淮渎祠或称淮渎庙曾建于此,故名。

  • 当利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三十六里。《史记·武帝纪》:“拜(栾)大为五利将军,……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名其邑曰当利。”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长广郡。北齐省入掖县。唐武德

  • 托摩河

    亦作托马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8:托摩河“国语,令其栖止也。(黑龙江)城东北三百七十里,源出兴安岭,南流入精奇哩江”。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主义者波雅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