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氏镇

平氏镇

北宋开宝五年(972)降平氏县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


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氏,人口 8550。西汉为平氏县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县后称平氏镇。后简称平氏。1956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稻、花生、芝麻等。有砖瓦、皮革、综合、农具修造等厂。312国道经此。古迹有周代烽火台遗址、孤峰山遗址。


猜你喜欢

  • 瓦窑铺

    在今江苏邗江县东北。清光绪《江都县续志》卷2载: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捻军首领赖文光被擒,“于瓦窑铺斩于市”。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东北。清同治七年(1868年),东捻军为清军所败,主帅赖文光被

  • 白象镇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永明县:白象镇“本白象堡。宋开宝三年,潘美伐南汉, 自道州而进,次于白象。或作白霞,误也。向置巡司于此,今革”。《清一统志·永州府二》:白象镇“在永明县(今江永县

  • 土沱铺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旱土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江北厅:土沱铺“在厅东七十五里”。

  • 烧梁关

    在今河北内丘县西。《晋书地道记》: 中丘县有烧梁关。《方舆纪要》 卷15内丘县: 烧梁关 “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

  • 析津山

    即析城山。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为中条山系之一。《方舆纪要》 卷43阳城县: 析城山 “亦曰析津山”。即“析城山”。

  • 河北郡

    十六国后秦置,属并州。治所在河北县(今山西芮城县北)。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移治大阳县 (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属司州。辖境相当今山西运城市及芮城、平陆等县地。北周天和二年 (567)治河北县 (

  • 大鄣山

    古三天子鄣山主峰。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六十里,南接歙县,东接浙江临安县界,为县境镇山。《山海经·海内南经》:“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郭璞注:“今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三王山,浙江出其边也。”《寰宇记》卷

  • 酉阳县

    ①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九十里王村镇。南朝梁废。②1913年改酉阳州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1983年改设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

  • 南八城

    即南疆八城。清中期以来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诸城之统称。清中期以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之统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起,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县)、叶尔羌、和阗

  • 苟头原

    在今甘肃平凉市东。《晋书· 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四年 (389),苻登攻姚苌将吴忠等于平凉,克之,“进据苟头原,以逼安定”。即此。在今甘肃省泾川县西北。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年)前秦苻登进据苟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