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渭干河出山口处的东岸。维吾尔语意为“沙漠中的烽火台”。或以附近有一烽火台遗址,故名。为古龟兹国及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重要佛教遗迹。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东汉。现存一百十二窟,其中保存有壁画和古龟兹文字刻壁者约四十余窟。窟内塑像全毁,只有三十一窟的壁画保存较完整,主要是盛唐时代的作品,壁画内容以经变故事为主。有的壁画间有汉文和回鹘文榜题,属晚唐艺术。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库木土拉石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城西南约30千米处。凿建于渭干河出山口的东岸,俗称丁谷山,为南北朝高昌回鹘时遗迹。均依岩凿洞,密若蜂房。现存112窟,其中保存有壁画和古龟兹文字刻壁者约40余窟。窟内塑像全毁,只有31窟的壁画尚保存较完整,主要是盛唐时代的作品。位于干沟迤北最后5个佛洞有甬道相通,连成一片,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中所述:“丁谷山有石室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许。就壁凿佛像数十铺,璎珞香花,丹青斑驳。”其中一窟,四壁刻有汉文及民族古文字。又刻有回文刻辞,字迹模糊,可见“法轮常转”等字,或即为清代所传汉楷轮回经。据考证,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公元3世纪。早期洞窟壁画属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壁画内容以经变故事为主。有的壁画间有汉文和回鹘文榜题,属晚唐艺术。洞窟风格与敦煌莫高窟颇相类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荆山堰

    南朝梁建,在今安徽怀远县南荆山与涂山之间。《梁书·康绚传》: 天监十三年 (514),“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

  • 鹿鸣垭

    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南凤仪乡境,与湖北利川县接界。危岩峭壁,险峻可守。清咸丰十一年(1861),石达开率太平军攻占利川,乡绅团勇拒之于此。

  • 孝敬陵

    即恭陵。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

  • 堡口市

    即浦口市。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五十四里堡口乡。

  • 熙春山

    俗称登高山。在今福建邵武市区西北隅。《清一统志·邵武府》: 登高山 “在邵武县西。嵯峨耸峙,下瞰城郭,为邦人岁时游观之地。旧志谓之熙春山。以上有熙春台也”。俗称登高山。在福建省邵武市区西隅。有金鸡报晓

  • 暖泉镇

    即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元工部尚书王敏建暖泉书院于此。今遗址尚存。(1)在河北省蔚县西陲。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暖泉,人口9530。金末建村,因泉水严冬若蒸,故名。1953年

  • 朔果克湖

    亦作索廓克鄂模。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北之嘎顺诺尔 (居延海)。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5: 山丹水 “又西北有昆都伦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北为二巨泽: 西北曰索廓克鄂模,池周九十里; 其东北曰索博鄂模,

  • 黑虎庙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9均州 “小江口关” 条下: “在州西八十里者曰黑虎庙,险僻多盗,有巡司戍守。”

  • 土军川

    在今山西石楼县西。《方舆纪要》卷42石楼县:土军川“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团圆山,有土军谷,亦曰吐京谷,西达于大河,县境诸水,悉流合焉,或讹为统军川”。

  • 荒干水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汉书·地理志》 定襄郡武皋县: “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 《水经·河水注》 作芒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