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弥勒县

弥勒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弥勒州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改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复名弥勒县。


在云南省东南部。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4003 平方千米。人口49.2万。辖11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弥阳镇。弥勒,古代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名,后作部落名。元设治因袭为行政区名。唐南诏为弥勒部,属拓东节度。宋大理属石城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弥勒千户总把,至元二十七年改置弥勒州,属广西路。明北部仍置弥勒州,属广西府;南部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今县南虹溪镇),清废千户所。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弥勒县,为县属广西直隶州。1914年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宜良专区。1953年改弥勒县彝族自治区。1954年属蒙自专区。1955年改称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复名弥勒县,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9年泸西县并入弥勒县。1962年泸西县划出。地处滇东岩溶高原盆地区南部,境东部和西部多山,中部有弥勒、虹溪、竹朋坝子。南盘江流经县西境及东南界,其支流甸溪河、禹门河、白马河、花口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花生、油菜籽等,为省甘蔗主产区之一。工业有制糖、采煤、建材、化肥、农机、铝制品、制药、卷烟、印刷、食品、粮油加工等。昆河铁路经县西境南盘江河谷通过。昆河、昆罗、大小、弥师公路经境内。名胜古迹有孙髯翁墓、弥勒寺、文昌宫、文笔塔、白龙洞、梅花温泉等。


猜你喜欢

  • 底堡水

    在今宁夏隆德县西。为渝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58隆德县: 底堡水 “在县西二里。源出美高山,下流合于好水”。

  • 屋侯泉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 (423),拓跋嗣自南而北巡,秋七月,幸三会屋侯泉”。即此。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北魏泰常八年(423年),魏主拓跋嗣“如三会屋侯泉”,即此。

  • 龙会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龙会山在“府西四十里。双峰耸立,其并峙而错萼者曰万岁岭,宋隆祐太后经此,指问此山,舆人权以万岁对,因名”。

  • 南水关

    在今湖南沅陵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81辰州府沅陵县: 南水关在 “府城南门外。又城西有西关。为近郊防御处”。

  • 威清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威清站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将镇西卫并入,改为清镇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属贵州都指挥使司。清康

  • 共城

    又名龚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说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共城“一作龚城。《志》云:在今县东北五十里”。

  • 汶山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1374)置,后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后废。

  • 田浦

    即今福建金门县东北田浦。明属同安县,置巡司于此。

  • 洷南县

    即泾南县。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旧作 “洷南县”,标点本据 《新唐书》、《通典》 改为 “泾南县”。

  • 河底镇

    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民国 《洛宁县志》 卷1: “河底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底,人口 4000。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