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路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改思明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上思二县、凭祥市及扶绥、崇左二县部分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思明府。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思明羁縻州为路,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属湖广行省。辖境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上思、凭祥等县市及崇左、扶绥二市县南部。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思明府。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改思明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上思二县、凭祥市及扶绥、崇左二县部分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思明府。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思明羁縻州为路,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属湖广行省。辖境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上思、凭祥等县市及崇左、扶绥二市县南部。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思明府。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剑江驿 “在丰城县北门西半里。水程上抵萧滩,下抵市汊,旧置驿丞,今裁”。
明洪武初置,在今湖北巴东县南,接鹤峰县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连天关”条下:“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 向设石柱关巡检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
即今广西武宣县。《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 “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
即石境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改称石鉴山。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南三十二里下车湾市。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监利县东南有下车湾市。
①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清一统志·正定府》:广惠寺“在正定县东南。一名华塔寺。《旧志》:唐贞元中建。本朝乾隆十五年,高宗纯皇帝圣驾自河南回銮,有《登正定广惠寺多宝塔御制诗》,并考据寺碑,知寺
即今广东潮安县西北金石镇。清光绪《潮州府志》 卷14: 海阳县 “墟市” 有金石宫墟。
在今河北曲阳县城内西南隅。北魏时建,为遥祀“北岳恒山之神”庙宇。北宋淳化二年(991)重建。主体建筑德宁殿为元至正七年(1347)重建。庙内现存北魏至清碑碣137通。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上源龙凤河。《明一统志》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哨溪“在司治西南。发源白岁山涧中,水流激石有声如哨,故名”。
在今广西武鸣县南。《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紫金岭 “在县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