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弥国
即扜罙国。国都在宁弥城 (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后汉书·西域传》: 灵帝熹平四年 (175), “于窴王安国攻拘弥, 大破之, 杀其王,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
又作扞弥国、扞冞国。本西域城国。都宁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东岸)。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为西域都护府属地。
即扜罙国。国都在宁弥城 (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后汉书·西域传》: 灵帝熹平四年 (175), “于窴王安国攻拘弥, 大破之, 杀其王,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
又作扞弥国、扞冞国。本西域城国。都宁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东岸)。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为西域都护府属地。
一作穆册镇关。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七十里穆册关。明置巡司于此。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置,属虢州。治所在栾川冶镇 (今河南栾川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 废。1949年析嵩县、卢氏县复置,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部、伊河上游。属洛阳市。面积 2185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侉子店乡贾后疃村。1900年义和团在此烧毁天主堂。
一作催木镇。北宋置,属麟游县。即今陕西麟游县北四十里崔木乡。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柳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柳州府洛容县: “城南有洛清江,至马平县入于柳江。” 《清一统志·柳州府一》: 洛清江“在洛容县东南三十里。上源即白石水,自桂林府永福县流入县界,又西南经
①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十里。地势高峻,风力猛烈,雁飞遇风辄坠地。为北方一重险。《辽史·兴宗纪》: 重熙六年 (1037),“夏四月,猎野狐岭”。《元史· 太祖纪》: 太祖六年 (1211),“帝自将南伐
在今江西兴国县西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南康郡南康:“有上洛山。”《寰宇记》卷108虔州赣县:上洛山,“《舆地志》云,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如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能斫杉枋,聚于
在今陕西商州市北。《清一统志· 商州》“清池水” 条下: “又泉水在州北七十里,源出泉村集,径马角辋峪,至上板桥合荆水。”
即今辽宁绥中县北牛彦章。明《辽东志》卷3:新兴营堡“堡西刘彦彰可屯兵”。
唐广德二年(764)以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更名,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长期领有洪、江、信、袁、抚、饶、虔、吉等八州之地,约当今江西全省。龙纪元年(889)升为镇南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