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定州。治所在平乡县 (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辖境相当今河北内丘、任县、平乡、巨鹿、隆尧等县地。十八年 (494) 属相州,后改为南赵郡。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为阐熙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废入长泽县。
北宋崇宁三年(1104)置,为兰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金省入兰州。古县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置,治今甘肃省兰州市。属兰州。金废。
在今江苏仪征市北。《方舆纪要》卷23仪真县:“北山塘在县北濠外一里。其相接者为茆家山塘,北面依山,东西引流入濠, 旧时潜为水柜以遏敌。”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清一统志·郁林州》: 赵家寨 “在兴业县南二十里。旧有巡司,明初废”。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三十里徐墩镇。旧属建阳。明嘉靖 《建阳县志》 卷3: 徐墩街 “在兴下里”。清 《乾隆内府舆图》: 建宁府西北有徐墩。
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末明玉珍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复为酉阳州, 八年(1375)升为宣抚司,天启初又改为宣慰司。清乾隆元年(1736)升为直隶州
又名湓城。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灌婴所筑。即今江西九江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晋书· 地理志》 武昌郡: 柴桑 “有湓口关”。《资治通鉴》: 东晋咸和三年 (328),“祖约遣祖涣、桓抚
1933年改大佘太设治局置,属绥远省。治所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1942年改设安北县。1931年由大佘太设治局改名,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1942年升县,移治今乌拉特前旗西北
1913年改疏勒府置,为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治所即今新疆疏勒县。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2399平方千米。人口29.3万,维吾尔族占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