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州

汾州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为汾州,治所在隰城县(今汾阳县)。天宝元年(742)改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汾州。北宋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属山西省,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为汾州府。

②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废帝三年(554)改为丹州。

③北周改南汾州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耿州,十八年(598)复改汾州,并改定阳县为吉昌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汾州,五年(622)改为南汾州。

④北周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蒲县、大宁、石楼、永和等县地。隋开皇四年(584)废。

⑤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洪洞、汾西、灵石等县地。十八年(598)改为吕州。


(1)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蒲子城(今山西隰县)。以境内汾水河为名。孝昌时徙治隰城县(明改为汾阳县,今山西汾阳市)。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又屡有改置。唐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市县地。明万历中升为汾州府。(2)西魏改南汾州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北齐复名南汾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耿州置汾州,治吉昌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乡宁等县地。大业初改置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汾州,五年又曰南汾州。(3)西魏大统三年(537年)置,治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宜川县一带。废帝三年(554年)改名丹州。(4)北周平齐后置,治龙泉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隰县、蒲县、大宁、永和、石楼等县地。隋开皇初省。(5)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汾西等市县地。十八年改名吕州。


猜你喜欢

  • 顺化营

    本辽顺化城。即今辽宁普兰店市。金王寂《鸭江行部志》: “自永康次顺化营,中途望西南两山,巍然浮于海上,访诸野老,云此苏州关也。” 朱希祖考证云: “顺化营即辽之顺化城,与宁州、苏州皆相近,故可望苏州关

  • 平兴郡

    南朝梁改南白水郡置,为北益州(后改沙州)治。治所在白水县(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东北及广元市西北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以白水郡设置,治白水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

  • 越王峥

    即栖山。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夏履乡西北。

  • 甲子门水

    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鳌江、流江。《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甲子门水在“县东二百十里。《志》云:县有大陂、龙溪诸水,俱由此入海。海上有大石壁立,上下各有六十甲子字,故名。……明嘉靖中,倭寇广州,败还甲子

  • 长沙场

    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石康镇。《宋史·地理志》廉州:开宝五年(972)“移州治于长沙场,置石康县”。

  • 所前市

    即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里所前镇。因曾设盐务批验所而得名。民国 《萧山县志稿》 卷1 《市镇》 有所前乡、所前市。

  • 大封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 瑞河

    即今江西锦江下游经高安市一段。因高安旧置瑞州,故水有瑞河之称。

  • 金河行政区

    1917年析建水县勐喇、茨通坝、者米三土掌寨地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在王布田 (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省金河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册》: “因治城去铜厂道路有金河一条,距城约三十

  • 均县

    1912年改均州置,属湖北襄阳道。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旧均县城。1932年直属湖北省。1958年徙治沙沱营(今丹江口市)。1983年改设丹江口市。旧县名。1912年由均州改置,治均州(今湖北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