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浦口镇

浦口镇

一作浦市镇。即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四里浦市镇。《宋史·蛮夷二》: 南宋乾道七年 (1171),前知辰州章才邵言: “沅陵之浦口,地平衍膏腴,多水田…其地当沅、靖二州水陆之冲,一有蛮隙,则为害不细。” 即此。


(1)在浙江省嵊州市中部。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口,人口3400。因处黄泽江汇入剡溪之口,故名。《大清一统志》:“宋置浦口驿、明革,今有市。”《清史稿·地理志》列为嵊县三镇之一。1956年为浦口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6年置镇,1992年四明乡并入。剡溪流经。为市主要蚕茧生产基地,还产茶叶、毛竹、柑橘、梨、李等。有缫丝、丝绵被、造纸、电子、建材、机械铸造、服装等厂。为历史古镇。公路通市区。为中国经济学家、前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故里。(2)在福建省连江县东部、鳌江下游北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口,人口1.7万。古名珠浦,又名东浦。因处江畔,故名。1958年设公社,1984年置镇。农产稻、甘薯。有造船、陶瓷、塑料、水产加工、农机等厂。福北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窑址、明代学者陈第墓。(3)在湖南省醴陵市东部。面积57.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口,人口3700。以地处小溪与澄潭江汇合处,故名。1950年属醴陵县一区。1956年设浦口乡,1958年改浦口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稻,为水稻高产区。有花炮、建材、瓷器、农具等厂。历以产烟花鞭炮著称,为市烟花鞭炮出口基地之一。醴浏铁路经此设冷水坑站。公路通冷水坑接106国道。


猜你喜欢

  • 称多县

    1938年析玉树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周均 (今青海称多县)。以称多部落为名。在青海省北部、巴颜喀拉山南麓与通天河北岸之间,东南邻四川省。属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4镇

  • 都粘堡

    一作都占堡。在今广东顺德市北都宁。明洪武间移都宁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都宁。明洪武时移置都宁巡检司于此。

  • 三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之地,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简称三卫。其牧地在今内蒙古东北部洮儿河、绰儿河下游和黑龙江西部嫩江下游一带。宣德、正统间逐渐南徙,其后遂定牧于蓟

  • 挞拉巴哈台 (臺)

    旧名楚呼楚。即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市。清 《西域闻见录》 卷1: 参赞大臣初驻雅尔肇丰城。乾隆三十二年 (1767),“移驻于楚呼楚,上赐名曰挞拉巴哈台,建筑城垣,周回数里”。

  • 天涯驿

    明置,在今广西钦州市东。《方舆纪要》卷104钦州:天涯驿“在州东。永乐十四年,张辅奏:自天涯驿经猫尾港至涌沦、佛淘,从万宁县抵交阯,多由水道,陆行止二百九十一里,比邱温故路近七驿,宜设水马驿传,以便往

  • 乐善堡

    明置,在今甘肃永昌县东。《方舆纪要》卷63永昌卫:乐善堡“在卫东”,为官军戍守处。

  • 答鲁城

    亦作答虏城。在今内蒙古正镶白旗西。明金幼孜 《北征录》: 永乐八年 (1410) 朱棣北征,“锦水碛行十余里,道近有古城。上指示曰: ‘此答骨城也,朕尝猎于此’”。

  • 大桑浦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寰宇记》卷90江宁县:“大桑浦在县(旧治在今南京市)西十二里,可溉田,吴大帝时将讨关公,平南将军吴范屯大桑,即此处也。在蔡洲通大江。”

  • 阿克打木河

    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当曲河。在今青海西南部。《清一统志·西藏》:阿克打木河“源出伊克诺莫浑乌巴什岭北忒门他拉二池,东北流百余里,有二水,一自东来,名伊克阿克打木;一自西来,名巴汉阿克打木。合为一

  • 案板山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116镇沅府: 案板山 “在府治北。高百余仞,形如几案。元以此名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