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康定二年 (1041) 分陕西路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治所在庆州 (后升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长武、武功、旬邑、礼泉等县间地和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地区。元丰中及宣和后均曾置转运使
1927年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撤销,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旧县名。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改置,治景德(车里,今云南省景洪市驻地景洪镇)。
在今江西德兴市南。《方舆纪要》卷85德兴县“银城废县”条:吴阐城“在县南七里。世传吴芮常驰马于此”。相传为西汉初年吴芮所筑。在今江西省德兴市南。
南齐改南陈左郡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当在今安徽肥西县境。后废。
在今陕西乾县境。《资治通鉴》:唐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合围泾阳,郭子仪帅精兵“战于灵台西原,大破之”。胡三省注:“《旧史》,破吐蕃处,在灵台县西五十里,地名赤山岭。”即此。
十六国李特建,在四川成都市区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成都府引《成都记》云:“府治北三里许,有李特所筑赤涂城。”
即今湖北襄阳县南四十里欧庙镇。清设把总驻防。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宋庄绰《鸡肋编》卷上:“陈州城外有厄台寺,乃夫子绝粮之地。”《清一统志·陈州府二》 引《通志》:“陈州厄台,明嘉靖间改曰弦歌台。”
即武陵五溪之一。一名辰水。又名麻阳河。源出今贵州江口县西北梵净山,称大江。东流入湖南境,始称辰水。经麻阳、辰溪二县, 注入沅水。《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水经·沅水
唐置,属羁縻殷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北宋属商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