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维水

维水

①即潍水,亦即今山东境内潍河。《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箕侯国: “ 《禹贡》 潍水北至昌都入海, 过郡三, 行五百二十里, 兖州䆮也。” 又朱虚县下: “东泰山,汶水所出,东至安丘入维。”“维” 即潍水。

②亦作淮水。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之维水。《水经·沔水注》: 沔水 “又东过中庐县东,淮水自房陵县淮山东流注之”。


猜你喜欢

  • 西坪蛮夷长官司

    亦作西萍蛮夷长官司。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金峒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活龙坪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 海奇山

    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为天山支脉。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2: 毕底尔河 “河之北岸二百里为大山,自西而东绵亘不绝,自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又东曰哈沙拉伊山,与阿克苏界,统名曰贡

  • 立山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立山“东临大江, 山坂平衍,西极险阨,有径通藤县。山下有三公坡。成化初,督臣韩雍集大僚讲武于此,因名”。

  • 英金河

    又作英河、英格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清一统志 ·翁牛特》: 英金河 “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亦曰颍河。源出虾蟆岭,东南流会獐河 (今西路嘎河),又东入老河 (今老哈河)”。

  • 交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古交市。《元和志》卷13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唐天授二年(691)移治却波村(今交城县)。开元十一年(723)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

  • 於襄千户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改青山长官司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北九庄。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

  • 龙井寨

    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五十六里龙井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同治元年(1862)九月,李续焘“遂克龙井”。

  • 恩平马驿

    在今广东恩平市城东。《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恩平马驿 “宋置于县东三里,今名古站村。成化中徙置于城北,后又数徙,万历初移于城南。八年改为守备司”。

  • 龙朋里

    即今云南石屏县东北四十里龙朋镇。民国初置县佐。

  • 㟬崮山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㟬崮山 “在蒙阴县西南七里”。 㟬崮水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