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苞桥

苞桥

亦作泡桥。在今江苏沛县西跨泡水 (今丰水) 上。《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魏将 “步尼公遇 (嵇) 玄敬,引兵趋苞桥,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魏以为宋兵大至,争渡苞水,溺死者殆半”。


又作泡桥。在今江苏省沛县西古苞水上。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沛县民烧苞桥以阻北魏南侵,即此。


猜你喜欢

  • 聚源场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聚源镇。民国 《灌县志》 卷2: 聚源场 “亦名新场,在治东十七里,当进省通衢”。

  • 绵 (緜) 水县

    ①东晋孝武帝时置,属东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其后曾迁今江安县西。《宋书·州郡志》: “綿水令,何志晋孝武立。” 《旧唐书·地理志》 绵水县: “当绵水入江之口”,因以为名。南朝梁属泸州。隋大业三

  • 缚渴罗城

    即缚吒城。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求法高僧传·玄照传》 作缚渴罗城。

  • 刘老涧

    在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四十里。《清一统志·淮安府一》:刘老涧“长二十余里,分泄运河异涨之水,下入六塘河。向无子堰,每致漫溢民田。本朝乾隆十一年建筑,二十七年疏浚,并建九孔石闸一座”。

  • 金秀设治局

    1942年析修仁、蒙山、象县、平南、桂平五县地置,属广西省。治所在金秀乡 (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1947年撤销。1940年由修仁、象县、桂平、平南、蒙山五县析置金秀警备区,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

  • 灵河县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改灵昌县置,属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北宋治平三年(1066)废入白马县。古县名。五代唐改灵昌县置,治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属滑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废入白马县。

  • 哈密县

    1913年改哈密厅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哈密,“回语,哈勒密勒之转音。合勒,瞭望之谓; 密勒,墩台也。地有瞭台,故名”。一说哈密二字的原意为 “太阳伯”

  • 旧县集

    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八里旧县镇。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42颍州府太和县:旧县集“为太和第一镇市”。因宋为泰和县治,故名。

  • 定番县

    1913年改定番州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惠水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改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1941年更名惠水县,以县境受涟水之惠得名。

  • 孝长支线

    又称孝感支线。自湖北孝感至长江埠。长31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