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湖
①在今江西分宜县西。《寰宇记》 卷109袁州宜春县: 落星湖 “相传唐耕者向氏母居此,一夕见巨星流于屋,遂成湖。广五十余亩,其深莫测”。
②又名落星湾、德星湖。即今江西鄱阳湖之北部。《寰宇记》卷111引 《图经》 云: “昔有星坠水化为石,为彭蠡湖中,俗呼为落星湾。” 《明一统志》 卷52南康府: 落星湖 “陈王僧辩破侯景落星湾。又宋孟太后过落星寺舟覆,宫入溺死者十数,惟太后舟无虞,皆此”。《清一统志·南康府一》: 彭蠡湖,“《星子县志》,落星湖,即大湖之西出者,今名德星湖”。
①在今江西分宜县西。《寰宇记》 卷109袁州宜春县: 落星湖 “相传唐耕者向氏母居此,一夕见巨星流于屋,遂成湖。广五十余亩,其深莫测”。
②又名落星湾、德星湖。即今江西鄱阳湖之北部。《寰宇记》卷111引 《图经》 云: “昔有星坠水化为石,为彭蠡湖中,俗呼为落星湾。” 《明一统志》 卷52南康府: 落星湖 “陈王僧辩破侯景落星湾。又宋孟太后过落星寺舟覆,宫入溺死者十数,惟太后舟无虞,皆此”。《清一统志·南康府一》: 彭蠡湖,“《星子县志》,落星湖,即大湖之西出者,今名德星湖”。
一名鲇鱼套。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山东莱西市北五十里马连庄乡。旧属莱阳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莱阳县西北有马连庄集。
唐置,属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和田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于阗“南六百里有胡弩镇”。古镇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南。唐时位于于阗南六百里。《新唐书·地理志》:于阗南六百里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为益州郡治。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汉书·地理志》 滇池县: “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因湖名为县名。三国蜀属建宁郡。西晋泰始七年 (271) 为宁州
明置,属霸州。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八十里,为往来孔道。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为茅山高峰之一。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茅峰“在崇寿观北。《旧记》云在崇僖观北独高处,昔青童道君乘飚舆少憩于此,今犹有故飚轮之迹。山之半有绣衣亭,昔三天使者衣绣衣执金册以九锡之命
①唐天宝十二年(753)置, 治所在大同川西(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岸阿拉奔古城)。天宝十四年为安北都护府治。至德二载(757)改为镇北都护府治。乾元中改为天德军。②北宋至道二年(996)置
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明《万历武功录》卷12《花大列传》:花大等“犯三岔河,西沙岭迤南吴家坟”。即此。
今西藏亚东县,为藏印度交通要隘。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英《藏印度续约》规定亚东开为商埠。二十年(1894)置亚东关。1960年与帕里宗合并设亚东县。
南朝宋侨置,治所在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成武、单县和江苏丰县三县。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