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荷山隘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城步县:连荷山隘,“《志》云,县当蛮洞隘口,有苗路四:曰风界,曰塔溪冲口,曰大古山, 曰连荷山。又有大小洞苗路三:曰旧宅界溪山, 曰斜头山, 曰洞头山,俱有兵民戍守”。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城步县:连荷山隘,“《志》云,县当蛮洞隘口,有苗路四:曰风界,曰塔溪冲口,曰大古山, 曰连荷山。又有大小洞苗路三:曰旧宅界溪山, 曰斜头山, 曰洞头山,俱有兵民戍守”。
在今安徽全椒县南。《方舆纪要》 卷29全椒县:蔡湖 “在县南十五里。居民多引以溉田。旁有蔡城。《志》 云: 南唐筑城湖侧,蓄水以御周师”。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北三十五里松林镇。为往来孔道。民国 《清平县志》 有松林镇。(1)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北部。面积51.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林,人口 5300。相传,明代初期建村,有杜、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弋阳郡。治所在安丰故城(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后为边城郡治。大明八年(464)又属弋阳郡,后复为边城郡治。北魏改为期思县。南朝陈复为边城县。隋开皇初又改为期思县。南朝宋
亦作伊丽河、亦列河、依列河、帝帝河。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注入巴尔喀什湖之伊犁河。《汉书·陈汤传》:建昭三年(前36),汤与甘延寿出西域,也延寿谋曰:匈奴如得乌孙、大宛二国,“北击伊列,西取安
即今浙江鄞县东南东吴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东吴“距城四十里”。
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龛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天宝初属安岳郡,乾元初属普州。北宋乾德五年(967) 废入安居县。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龛县置,
亦作郿城。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永平岗。《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东径梁城,临侧淮川,川左有湄城”。《梁书·武帝纪》: 普通五年 (524) 十月,伐魏,“定远将军太守曹世宗破曲阳城。甲辰,又克秦墟。魏郿
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江当梅溪之交,两山插峙,波涛激涌,唐时驻重兵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龙溪县: 柳营江“《丁氏古谱》 云,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唐末王潮下泉、福,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的汉阳公园内。《明一统志》卷59汉阳府:石榴花塔“在郡城西北。宋时有妇事姑至孝,一日杀鸡为馔,姑食鸡而死。姑女诉于官,妇坐罪无以自明。临刑乃折石榴花一枝,插地而祝曰:妾若毒姑,花即枯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樟湖镇。清时延平城守协千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