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邯郸郡

邯郸郡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置,治所在邯郸县(今河北邯郸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泜河以南,滏阳河上游和河南内黄、浚县,山东冠县西部地区。汉高帝四年(前203)改为赵国。景帝时又曾改为邯郸郡。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置,治邯郸县(今河北邯郸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泜河以南,滏阳河上游及河南省内黄县、浚县,山东省冠县西部地区。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属赵国。景帝三年(前154年)赵国除,五年又于邯郸郡复置赵国。


猜你喜欢

  • 茨榆坨

    ①即今河北滦县西南六十里茨榆坨镇。清于此设把总驻守。②一作刺榆坨。即今辽宁辽中县东三十里茨榆坨镇。清置堡于此。《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东州堡” 条下: “刺榆坨堡在 (承德) 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 威虏军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遂城县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景德元年(1004) 改为广信军。

  • 鲁班山口

    在今甘肃武山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9宁远县: 鲁班山口 “以在鲁班山下而名。……《志》 云: 县境鲁班山口而下,有石门、太阳及砚石硖,凡六隘”。

  • 梅溪镇

    清置,属安吉县。即今浙江安吉县北梅溪镇。《吴兴掌故集》 卷13: “安吉之梅溪以梅得名。”1951年至1958年安吉县治此。(1)在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邻长兴县。面积61.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

  • 长利郡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属洛州。治所在南商县(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后改为慎政郡。《魏书·地形志》 讹为“苌和郡”。

  • 临江寺

    在今四川资阳市北临江镇。清光绪 《资州志》 卷3资阳县: 临江寺场 “在县四十里”。民国《资阳县志稿》 卷1: 临江寺 “明、清两代俱置塘铺,设寺在元以前”。

  • 沽河

    ①又作沽水。即今白河、潮白河,东循北运河入海。《汉书·地理志》 渔阳郡渔阳县: “沽水出塞外,东南至泉州入海。” 又 《水经·沽河》: “沽河从塞外来, 南过渔阳狐奴县北, 西南与㶟余水

  • 黄烟堡

    明置,在今湖南炎陵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80酃县: 黄烟堡 “有衡州卫官兵戍守”。后裁。

  • 八七会议会址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东北部鄱阳街139号。为一幢西式三层楼房。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1982年定为全国重

  • 齐安戍

    北齐置,即今湖北新洲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