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春秋时鲁邑。有二: (1)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亦称西郓。《春秋》: 成公四年 (前 587),“冬,城郓”。《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575),“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杜注:“郓,鲁西邑。东郡廪丘县东有郓城。” (2) 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春秋》: 文公十二年 (前615),“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又,成公九年 (前582),“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鲁襄公十二年 (前561),“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左传》: 昭公元年 (前541),“季武子伐莒,取郓”。皆此。故 《左传》 称: “莒、鲁争郓,为日久矣。” 《寰宇记》 卷23沂水县下引《十三州志》 说: “有东、西二郓。鲁昭公所居者为西郓,在兖州东平郡是也; 莒与鲁所争为东郓,即此县是也。”


古邑名。春秋鲁邑,其地有二: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北。鲁文公十一年(前616年),季孙行文率军所筑。鲁、莒屡次争夺,后属莒,称东郓;一在今山东省郓城县东。鲁成公三年(前588年)鲁成公所筑,称西郓。


猜你喜欢

  • 奈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剑和山

    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四里。《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剑和山“以卓立如剑而名”。

  • 长风沙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寰宇记》卷125怀宁县:“长风沙在县东一百九十里。置在江界, 以防寇盗。元和四年入图经。李白《长干行》云:‘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即此是也。”唐、宋长江中沙洲,为航行

  • 曲惹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如雪藏布(帕里河)北岸。“曲惹”藏语意为山水。原属西藏阿里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1958年被印度军队侵占。

  • 白庙子村

    即今山东五莲县西白庙。1947年5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置五莲县治此。

  • 寿南县

    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寿光县南部析置,治屯田(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屯田)。1949年徙治寒桥(今寿光市东寒桥镇)。1953年撤销,并入寿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8年由寿光县南部析置,治今寿光

  • 天门石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太子坪南。因两大石相对如门,故称天门石。其左有天门寺。明陈文烛《游峨山记》:“入天门石,度天仙桥。”王世性《游峨眉山记》:过通天堂,“右折二石矗天,开一鎼为天门石,转而过为七

  • 白浪渡

    在今山西平陆县东七十里黄河北岸。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黄河北岸。明代为黄河渡口之一,置巡检司戍守。

  • 方石镇

    北宋置,属梁泉县。即今陕西凤县驻地双石铺镇。古镇名。即今陕西省凤县县城双石铺镇。北宋属梁泉县。

  • 特穆尔里克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捷米尔利克河上游南岸图龙克附近。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特穆尔里克河 “发自察奇尔山阴,西北流,经特穆尔里克卡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