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陂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渭河北。《水经·渭水注》: 白渠 “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又东注金氏陂”。《寰宇记》 卷29下邽县: “金氏陂在县东南二十里。按《舆地志》 云,汉昭帝时,车骑将军金日䃅有功, 赐其地。” 后陂废。 唐武德二年 (619) 复引白渠入陂,贞观三年 (629) 于陂侧置金氏监,十二年监废。
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渭河北岸。汉昭帝时以金日䃅有功,赐此陂。唐武德初引白渠水灌之。古人有云此陂水满即关内丰熟。宋代已废。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渭河北。《水经·渭水注》: 白渠 “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又东注金氏陂”。《寰宇记》 卷29下邽县: “金氏陂在县东南二十里。按《舆地志》 云,汉昭帝时,车骑将军金日䃅有功, 赐其地。” 后陂废。 唐武德二年 (619) 复引白渠入陂,贞观三年 (629) 于陂侧置金氏监,十二年监废。
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渭河北岸。汉昭帝时以金日䃅有功,赐此陂。唐武德初引白渠水灌之。古人有云此陂水满即关内丰熟。宋代已废。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六十里陈墅。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陈墅。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黄庵乡。民国 《全椒县志》 卷1: 黄家菴街 “距城六十里,长百余步”。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荻田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 “荻田市在 (兴国) 州西二十里。” 同书卷66 《驿递》 作 “荻田铺”。
金置,属河阳县。即今河南孟县北二十里罗状村。
即今江苏涟水县北涟水。《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淮浦县: “游水北入海。” 《水经·淮水》: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郦道元注: “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又径朐山西……游水东北入海。
即今云南砚山县西北维摩彝族乡。旧属广南县,有外委分防。民国初改置县佐。
①古泽薮名。亦名巨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三县之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源于今内丘以南,太行山区河流皆汇于此。至唐代,《元和志》卷1
即天津关。亦名大口。在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固驿铺。《明史·地理志》 平定州: “东南有新固关守御千户所。”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三十里。下有鲍城,以齐鲍叔牙食邑在此而命名。上有叔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