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鍾) 桥镇
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北钟桥乡,道通江苏溧阳县。明嘉靖 《建平县志》 卷1: 钟桥街 “在县北一十里”。又载: 钟桥 “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和县张一壁建”。
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北钟桥乡,道通江苏溧阳县。明嘉靖 《建平县志》 卷1: 钟桥街 “在县北一十里”。又载: 钟桥 “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和县张一壁建”。
即今吉林集安市。当鸭绿江北岸,隔江即朝鲜境。原属怀仁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辑安县。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改为集安市。
又名小国、小安国。古昭武诸国之一。都喝汗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新唐书·西域传》:东安“在那密水之阳,东距何二百里许,西南至大安四百里”。显庆中置木鹿州于此。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辛寨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东南有辛砦。
北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北。《清一统志·夔州府》: 咸平寺 “在奉节县西北,宋咸平中建,魏了翁有记”。北宋咸平年间建,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西北隅。因年号得名。魏了翁有《咸平寺记》。
亦作哈拉和林。简称和林。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元史·地理志》 和宁路: “始名和林。……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部,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太宗乙未年,城和林,
西晋元康初分弋阳郡置,属豫州。治所在西阳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南)。永嘉后与县同移治今湖北黄州市东。东晋改为西阳郡。西晋元康初分弋阳郡置,治西阳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属豫州。永嘉后同县移治今湖北省黄冈市
①又名伏凌山、 孟广山。 在今河北兴隆县西北。海拔2116米。《水经·鲍丘水注》: 石门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水夏结,事同离骚峨峨之咏,故世人因以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即今云南个旧市西南元江北岸水塘。明置水塘寨土寨长。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后废为镇。古县名。唐至德元载(756年)以安静县改名,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属灵州。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