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王府

东王府

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东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称东殿吏部尚书、东殿户部尚书、东殿礼部尚书、东殿兵部尚书、东殿刑部尚书、东殿工部尚书,各十二人,计七十二人。由于东王杨秀清担任军师,总理国政,所以东王府的六部是国家实际上的政务中心。承宣,掌发号施令,自东殿左一承宣、东殿右二承宣至东殿左二十三承宣、东殿右二十四承宣,计二十四人。仆射,主侍服食起居,自东殿左一仆射、东殿右二仆射至东殿左三十一仆射、东殿右三十二仆射,计三十二人,由童子充任。掌门,有东殿左右掌门,计二人。引赞,掌引见赞礼,自东殿左一、右二至左七、右八引赞,计八人。东殿大旗手,掌军中大旗,计一人。指使,为牌刀手的头领,称东殿左一指使、右二指使,共二人。东殿参护,即牌刀手,担任出入侍从,共一千六百人。典东舆长,正副各一,共二人。典官,掌典领各务,有典东舆八百人,典东马八十人,典东龙三百人,典东彩三百人,典东乐二百四十人,典东锣三十二人,典东炮二十四人,典东更二十人,典东牢四人,典东刑四人,典东袍二人,典东靴二人,典东厨二人,典东水二人,典东柴二人。东王府属官总计三千五百五十七人。西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八十人,典西舆一百人,附于东王府。

猜你喜欢

  • 小内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见“内史上大夫、中大夫”。

  • 铁冶务

    西夏冶铁管理机构。 景宗元昊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设于夏州(今属陕西靖边)东境距黄河八十里处。

  • 解龟

    即解印、辞官。龟,指印上的龟纽,即印。解龟,喻辞官。

  • 散伯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七等,低于伯。亦作为赏赐。《魏书·侯刚传》:“(候刚)进爵为公。以给侍之劳,加赏散伯”。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三品。爵位名。北魏置,秩从三品,地位在开国县伯之下,开国

  • 军需正

    (1)陆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有一、二、三等军需正。其军阶分别为上校、中校、少校,掌军需事务。(2)海军相当官。北洋政府置于各舰,由一等军需官充任。

  • 奉宸卫

    官署名。唐设此官署,掌侍卫。《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注:唐高宗“显庆五年,改左右府曰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左右千牛府曰奉宸卫,后又曰左右千牛卫。”《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千牛卫》:“左右千牛卫,

  • 典茶心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茶指茶食,即糕点;心指点心,与茶叶无关。典茶心掌供应果品点心,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将军司

    官署名。金朝置。设于南京(今河南开封)宫城。掌宫城诸门禁卫。

  • 腹里

    元代直辖于中书省的地区即以中书省为称、通称腹里,以别于各行中书省所辖地区。治所在大都(今北京市),领路二十九:大都、上都、兴和、永平、德宁、浄州、泰宁、集宁、应昌、全宁、宁昌、保定、真定、顺德、广平、

  • 辽阳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 (1407) 置,为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卢龙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永乐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卢龙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