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同考官

同考官

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官之统称。乡试同考官,明朝定制四人,由保举中选,多用科甲,兼用教职。清朝多用科甲出身之属官。会试同考官,明初定八人,其后渐多。翰林、京官并用,由部科简任。清朝沿之。因在闱中各居一房,又称房考官,简称房官。试卷由房官选阅,以蓝笔加批后荐给主考或总裁。


官名。元明清皆有。负责科举考试。元代又称“同考试官”,元代的同考试官相当明、清的副考官。明代乡试同考官四人,会试同考官八人;主考官、同考官又称内簾官。清代同考官,位在正副主考官之下,负责分房阅卷。会试、乡试都有,康熙后会试同考官定制十八人,分十八房阅卷,多由翰林院编修、检讨与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乡试同考官自乾隆以后,由在本省做官科甲出身的州县官担任。见《元史·选举志一·科目》、《明史·选举二》、《清吏稿·选举三》。

猜你喜欢

  • 雍和宫总理事务王大臣

    官名。雍和宫原为清雍亲王府,在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东。雍亲王即位后,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雍和宫。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建为庙宇供佛,并新建书院及佛楼,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雍和宫事务,

  • 河南府推官

    见“河南府”。

  • 集贤院押院中使

    宫名。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置,以宦官充任,掌出入宣奏,领宦官监守院门。

  • 防蛮别将

    官名。北魏置。统兵、驻广州,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事务。

  • 王庭

    王庭,也写作王廷,即帝王视政的殿庭,也泛指朝廷。《周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以君子决小人,故可以;显然发扬决断之事,于王者之庭,示公正而无私隐也。”《三国志·魏书·

  • 公督府

    两晋、南朝指加持节都督号之诸公府。

  • 馆人

    官名。春秋时郑、战国滕国等置、掌理馆舍接待宾客。《左传·昭公元年》: “敝邑馆人之属也。”杜预注: “守舍人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履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 符宝局

    官署名。金设于南京宫城,掌御宝及金银等牌。设有符宝郎、符宝典书等职。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设符宝郎二员,至元十六年(1279)立符宝局,给六品印。十七年,升正五品。十八年,改典瑞院。

  • 开国辅运推诚

    功臣封号。明朝置。封予佐太祖朱元璋定天下有功者,或封公、侯、伯,给铁券,岁禄以功为差,荫其子孙。

  • 执金吾司马

    官名。执金吾所属带兵之官。《汉书·季布传》有“中司马”,如淳说:“即中尉司马。”中尉改名执金吾后, 即改称执金吾司马, 参见“执金吾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