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馆监置
官名。隋置,掌安置外国使者的驼马船车,并纠察非违。
官名。隋置,掌安置外国使者的驼马船车,并纠察非违。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北齐置。见“驼牛署”。
武官名。南宋置,为统制的佐官,地位在同统制之下,见“统制”。
大学士衔名之一。宋朝置,徽宗宣和元年(1119)改宣和殿大学士设,秩正三品,地位与资政殿大学士同。清朝亦置。顺治十五年(1658),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系殿阁衔,始有保和殿(明为建极殿)大学士之名,
武官名。三国魏置,掌督领中军,秩第四品。司马遂曾任此职,见《晋书·济南惠王传》。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685—688)以后,以宰相兼领弘文馆馆务,号馆主。弘文馆自垂拱以后皆令宰相兼管,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以处理日常事务。
官名,此为太医令与太医丞二官的合称。太医令,秦朝始设此官,汉朝沿置,掌太医。佐官有方丞一人,掌治疗;药丞一人,掌药剂。太医丞为太医令的佐官,助令掌医政。西汉时少府和太常二官署都置太医令,少府太医令所属
官署名。明置,掌造货币。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西汉时匈奴王名。《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
爵名。南朝宋“子”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宋书·郑鲜之传》。